第142章 进益 (第2/3页)
就别提这些了吧?孟渊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你不会跟其他人一样,觉得我离经叛道吧?”林宴小心的问。
“不会。”孟渊道。
林宴这才开心点头,“等我和你嫂子的好消息吧!”
说完话,林宴也不多言,又特地跑去跟聂延年和姜棠说了说,邀请他俩去家里坐坐。
但只姜棠开心的应下,聂延年却低声骂了几句。
孟渊也不去理会,一路带着队伍,往城西而去。
应氏是大族,不过老应公后来和本宗分了家,与本族再没有半分关系。
后来老应公和小应公起势,也没跟本宗再有过往来,应氏宗族中只有少数几支跟着老应公分了家。
是故老应公被抄家灭族,倒是跟应氏本宗族没太多关系。
不过老应公声名太大,乃是天下读书人之望。是故但凡称“应氏”,便是指老应公一脉。
当然,如今称“应氏”,也只是指一人,乃是老应公之女,小应公之妹,应家三小姐应如是。
“负心每多读书人。可还是不一样的,有些有良知的读书人,有抱负、有所思的读书人,是不会忘记前人功绩的。儒家喜欢讲的立言,立功!”聂延年把林宴赶走,又来给孟渊言传身教,“老应公和小应公两人聚天下之望,本该前朝太子所得,但是全都死了个干净,最后剩下的声望,还是咱们三小姐一人承担。”
聂延年十分有道理,“你别觉得三小姐有多少人脉,那都是虚的,声名才是真的!两位应公归天时,道门三派,西方佛国都是亲来高人拜祭的!三小姐到时候说句话,人家都要给面子!”
“真给假给?”孟渊小声问。
“你咋不信?”聂延年难得的郑重,少了几分无赖之色,“儒释道三家的人,越往上修行,心境越是宽阔,心中的执念也越深。”
聂延年指了指前面,“本朝不带和尚玩儿,但其实儒释道三家这么多年来,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的大家有根本大愿,不是飞升,不是长生久视,而是天下安定,万世太平。是故,那些求仙求长生的,是小道,不是大道。”
“但这只是少数。”孟渊道。
“是啊。”聂延年无奈叹了口气,“而且,最大的敌人就在这里,就在这城中。”
聂延年看了眼孟渊,道:“这是小应公跟我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