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信访、讼师、危机转移他国!(6K) (第3/3页)
心跳加快,因为那屈打成招之事,在如今的承国之中,可以说是……稀疏平常!
“哪怕是陈怀信,也不太可能,改变这种情况吧?!”
曲文端的神情忽然有些紧张。
不过。
就算无法改变这种情况。
哪怕只是减少屈打成招的次数。
也足以让他感到非常的头疼了!
“若是不能屈打成招。”
“那我承国的破案率岂不是要下降?”
“我曲文端的神探名头也怕是要没了!”
……
【信访制度!】
【这是从直诉制度所演变而来的。】
【当然。】
【这两种制度。】
【其实并没有非常明显的高低之分。】
【信访制度也只是更加合理与完善。】
【“毕竟。”】
【“最重要的。”】
【“并非是什么制度。”】
【“而是看能否将这制度执行下去!”】
【陈怀信对其很是清楚。】
【若是不能坚定的将某个制度执行下去。】
【若是某种制度仅仅只能用来当做摆设。】
【那无论其多好、多完善、多合理。】
【充其量也就是个漂亮的花瓶而已。】
【“所以。”】
【“在设立信访制度后。”】
【“还要保证其能够执行下去。”】
【“然后再加大监察与监督的力量。”】
【“应该……”】
【“能够稍微降低屈打成招的发生吧。”】
【陈怀信也不敢太过于肯定了。】
【他跟刑部尚书细说着信访制度。】
【而刑部尚书则是认为,陛下所提议的确非常的不错,再加上有着朝廷报纸的宣传,也能够让各地百姓知晓这件事情。】
【“可是。”】
【“仍然会有百姓不知道该怎么做。”】
【“或者无法来到长安城进行信访。”】
【“这又该如何处理?”】
【刑部尚书提出了自己的不解。】
【至于他为何说,需要来到长安城信访,而不是在当地找更高级的官员信访,哪怕是没有解释,陈怀信也很是明白。】
【而在思索了片刻后。】
【陈怀信忽然询问道:“如今我煜国的讼师可多?”】
【“讼师?在长安与洛阳,亦或者是较为繁华之地,还是有不少的,”刑部尚书一愣,但很快回答道。】
【“若是让讼师通过帮助百姓诉讼,能够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甚至是有可能进入到朝堂之中,你觉得,这能否改善一些事情呢?”陈怀信继续的说道。】
【他虽然是临时想起这个方法,但却觉得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在前承之时。”】
【“讼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
【“而且由于社会动荡、政治原因、律法体系不够完善。”】
【“他们的职业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会被统治者所打压!”】
【陈怀信回想着那所看过的历史古籍。】
【尤其是被统治者所打压。】
【就仅仅是这一点。】
【便足以让许多讼师心生恐惧。】
【别说是替百姓诉讼了,就连自己进入衙门,也不敢多说几句,有些为了生存,还要给官府的当狗,帮助他们欺压与欺骗百姓!】
【“而如今。”】
【“我煜国的律法。”】
【“可谓是古往今来最完善的。”】
【“让他们的作用比以前要大上许多。”】
【“至于统治者的打压……”】
【“朕本就是最坚定的律法公平性的维护者!”】
【陈怀信看向了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则是懵了一下。】
【他没有想到,陛下会忽然提起讼师这个群体,更没有想到,那关于信访、律法、乃至是一些冤假错案发生率的降低,会被陛下寄托在这个群体上面!】
【但是。】
【转念想一想。】
【这群掌握了律法知识……至少是比百姓懂条例的讼师,在某些方面的处理上,在遇到某些不该发生的事情时,的确是会比百姓清楚,应该要如何去做!】
【“最关键是。”】
【“这是陛下所支持的!”】
【“哪怕是不提那社会地位的提升!”】
【“哪怕是不提那可能进入朝堂的机会。”】
【“仅仅是这一点。”】
【“就足以让不少讼师发挥出更大作用!”】
【刑部尚书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比信访制度还要好的提议。】
【至于那讼师,会不会跟当地官府在暗地达成合作,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就是由他这刑部尚书该考虑的了。】
【甚至。】
【如果真有这种事情发生。】
【还没等他这刑部尚书调查清楚。】
【就会有其他讼师来到长安城,将此事上报至他这里了!】
【“同行……更会紧盯着对方!”】
【刑部尚书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当然知道。】
【这其中的关键还要看监察与监督部门,可是这新的方法,必然能够降低屈打成招冤假错案的概率!】
【就算只能降低一点点,可至少能够让更多的无辜百姓,避免那牢狱之灾!】
【而就在刑部尚书,准备告退去处理此事时。】
【陈怀信却叫住了他,说出了这次召他入朝的关键。】
【“蒸汽机?”】
【“商人?”】
【“百姓?”】
【“增加商律的限制条例?”】
【听着陛下的讲述。】
【刑部尚书忽然感觉,陛下想得是真的久远,这种可能在多年之后,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陛下就已经要进行限制了。】
【而且。】
【他觉得。】
【那种因为蒸汽机的发明,导致百姓难以糊口的事情,都不一定会发生!】
【但他毕竟只是臣子,有时候只需要完成陛下的吩咐,不需要在意其他。】
【“不过。”】
【“这针对似乎只是在我煜国境内。”】
【“其他小国应该也会被影响到吧。”】
【“不需要再对商人有什么限制吗?”】
【刑部尚书问出了一个疑惑。】
【若是本国商人因为限制,不能在煜国境内为所欲为,转头去其他小国进行剥削……】
【“我们只需要保证的煜国百姓的权益。”】
【“至于他国会怎样。”】
【“就与我们无关了!”】
【陈怀信这样说着。】
【将危机转移至他国。】
【本就是他最早的打算!】
【“不然。”】
【“总不能让我们煜国百姓。”】
【“跟这小国百姓一个样吧?”】
【“那我们辛辛苦苦的发展。”】
【“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