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9章 闪电有什么用呢?蒸汽宝船?军演该开始了!(6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39章 闪电有什么用呢?蒸汽宝船?军演该开始了!(6K) (第3/3页)

,向着西域而去了。】

    【“长安城还不好?非要去西域吃沙子?!”有将军满脸的不解。】

    【但旁边的另一个武将,却很明白那骑兵将军在想些什么:“只是一个西行的和尚,就搅动了西域的风云,现在是上百个精壮和尚,也不知道那大秦……能不能受得了!”】

    【“他这样子,就是想要利用这些和尚,去不断的攻占城池!”】

    【武将点破了这骑兵将军的心思。】

    【而骑兵将军也不恼:“难道你们就不想吗?这可是光明正大的,能够对他国发起谴责的方式啊!最关键是,这可不是我们故意挑事,是它们先找茬的!道义在我们这一边!”】

    【“所以你的发起谴责,就是派遣骑兵去他国转一圈,让他国改朝换代?”】

    【“那不然呢?难道你们的谴责是嘴上说说?不敢派兵动武?”】

    【“……”】

    【这些将军们在瞎扯着。】

    【那些道教的道士们,在知晓了佛教的大手笔后。】

    【道教的领头人冷哼一声:“这些秃驴,也就会抄袭我们了,先是将我道教经典融入佛经,现在又学我们,跟商人联合探寻煜国之外的世界!”】

    【“若非他们也是经过陛下允许,老道非要找上门去说道说道!”】

    【不过他虽然这样说,但心中也明显多了几分紧张。】

    【因为。】

    【上一次。】

    【他们可是差点全军覆没!】

    【这次虽然有着商人的帮助,还有一些懂得海洋知识的商人,也打算跟他们一同下海,可是大海的危险实在是太高了,就算是再次无功而返,也是很正常的!】

    【“若是在之前。”】

    【“无功而返也就无功而返了。”】

    【“反正探寻到日本岛的功劳,足以让我们压过那秃驴一头。”】

    【“但是这次不能这样了,如果还是一无所获,那些商人很可能会放弃,我道教也将难以超越那些光头!”】

    【道教领头人深深的吸了口气。】

    【不管如何。】

    【这次下海。】

    【他们必须要有所收获!】

    【“但是。”】

    【“大海的危险本就难以避免。”】

    【“若是朝廷不再给我们提供海船的话……”】

    【有些道士刚升起这样的担心。】

    【海军将军便已经找上了门来。】

    【他用着嫉妒的眼神,看了一眼那道教领头人,然后把陛下打算将宝船借给他们,帮助他们出海探寻的事情,给直接说了出来。】

    【“下海之前。”】

    【“宝船是怎样的。”】

    【“回来之后。”】

    【“它还是怎样的。”】

    【“明白了吗!”】

    【海军将军咬牙切齿的说道。】

    【如果不是这次的建造,是直接造出了两艘的宝船,他是绝对不会同意,陛下将宝船借给道教这件事的!】

    【哪怕。】

    【他也知道。】

    【道教与商人的合作。】

    【或许会给未来带来新的变化。】

    【可这毕竟是属于他们海军的船只,他又怎么可能舍得借出去啊!】

    【而那道教的众人,听到这番话后,本来脸上满是困惑之色。】

    【但当见到那海上的庞大宝船后,他们顿时兴奋了起来。】

    【“有这样体型庞大的宝船,就算是遇到了比上次更大的风暴,也绝对能够硬抗过去!”】

    【“呸呸呸!无量天尊!不要说遇到风暴这种话!”】

    【“不过比起那些秃驴,陛下显然是更看重我们道教,居然连这样刚建造的巨型船只,都愿意借给我们使用!”】

    【“但我们也绝对不能愧对陛下的期待!这海外仙山,我道教找定了!”】

    【“……”】

    【道士们激动不已。】

    【就连那紧张的道教领头人,也总算是能够松了口气。】

    【有着朝廷这样的帮助,若是还无功而返的话,那他自己都原谅不了自己!】

    【于是。】

    【在佛教的上百个精壮和尚,离开长安城的一周后。】

    【道教也带着商人一起下了海。】

    【“要么是死在海上。”】

    【“要么是满载而归!”】

    【“我道教。”】

    【“绝不可能像上次那样灰溜溜的回来!”】

    ……

    【靖平十一年,八月。】

    【又是科举月。】

    【由于。】

    【上一次。】

    【有黎民百姓出身的学子横压当世。】

    【将那残存的世家子弟与寒门子弟。】

    【通通都给踩在了脚下。】

    【所以。】

    【这一次。】

    【有更多的百姓关注起了这次的科举。】

    【就连武状元的讨论都没那么热闹了。】

    【因为。】

    【所有人都想知道。】

    【上一次的奇迹能否再次发生!】

    【“很难的啦。”】

    【“能够发生一次。”】

    【“已经很难得了。”】

    【“就不要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有百姓这样的说道。】

    【普通人跟权贵子弟的差距,还是有着不少的。】

    【但有更多的百姓相信,哪怕这次奇迹没有发生,下次或者下下次,也一定能够再看到,又有黎民百姓出身的学子登顶!】

    【那名为世家门阀的高山,已经出现了一道道裂缝!】

    【“而且。”】

    【“这一次。”】

    【“那研究与技术学校又招生了。”】

    【“看看第一批毕业的学子,他们在六部前途一片光明。”】

    【“就算是考取了科举头名,说不定还会放弃资格,选择进入学校呢!”】

    【有些消息灵通的百姓,说出了另一种可能性。】

    【虽然那些学子才进入六部两个月,但是由于所掌握的特殊知识,被尚书被侍郎所关注着,只要是表现出了不错的能力,都会被破格提拔。】

    【哪怕暂时还比不过,那些跟他们同批科举,早就入朝为官的人。】

    【但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六部有多需要这些特殊人才,想要升官,只要熬一下时间就行了。】

    【甚至有些人还很可惜,明明官路能够畅通无阻,为何有些学子,却选择在学校当老师呢?】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研究与技术学校的再次招生,的确是让这次科举,多出了不同的选择,就连一些学子都打算借助科举当做跳板,就为了进入那学校之中!】

    【“毕竟。”】

    【“那招生考试。”】

    【“不见得就能够通过。”】

    【“据说它的问题都是奇奇怪怪的。”】

    【“还是通过科举再进入学校比较稳妥!”】

    【这些学子在心中这样想着。】

    【而在长安城关注着科举的时候。】

    【那朝廷之上的大臣们,却关注着另一件事情。】

    【“如今。”】

    【“距离军中增加新职务。”】

    【“正好过去了半年时间!”】

    【“也就是说。”】

    【“那军演……该要开始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