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二 宫廷大清洗 (第3/3页)
树来安排。
袁树则推荐由卢植来担任城门校尉这个职位,然后任命廉达为城门校尉司马,为卢植的副手,接着将十三太保中的其余十二人全部任命为城门侯,各自统领一支人马看守雒阳各城城门。
这一点为袁逢所认可,于是袁树麾下最初的十四名核心部下全都得到了封赏,正式踏入了仕途之中,从此不再是白身。
除此之外,原本担任执金吾的袁惃现在是光禄勋了,所以这个说重要不太重要、说不重要又有点重要的职位就交给了原长水校尉于邈。
然后是北军五校尉和管制五校尉的北军中候。
原本的五校尉全部升职了,接下来的五校尉则被袁逢任命了五个往来密切的袁氏故吏担任,北军中候则被安排给了和袁氏家族以及袁树本人都有密切关系的马日磾。
到这里为止,京师雒阳城的合法驻军全部都落入袁氏系统之中,由袁氏势力全面掌控京师兵权,京师雒阳的命脉自此落入袁逢之手。
除了军事层面,政治层面袁逢也没有落下。
他首先动手的就是被称为东汉行政中枢的尚书台。
尚书台地位虽然不高,名义上还是少府属下,但是其职权很重要,距离皇帝很近,把持的好了,能够就此垄断皇帝的声音,在袁逢的布置中有重要地位。
而在袁树的建议下,将为袁氏立下重要功劳的贾诩提拔起来,令贾诩担任尚书令。
另一名袁树重要的部下程立则被袁树推举为尚书仆射,为贾诩的副手,两人一同掌管尚书台。
除此之外,太常卿继续由唐珍担任。
少府继续由杨赐担任。
廷尉继续由郭鸿担任。
宗正继续由刘祖担任。
原大司农梁正被免去职位,由袁氏故吏毛阳出任。
袁逢打算自己退下太仆之位,把这个职位交给原城门校尉陆纡,以示拉拢。
至此,整个中央朝廷的行政基本格局被确立,袁氏本家、门生故吏群体和合作者把持了九卿的三分之二,且重要职位基本上都在袁逢的把控之中。
尚书台和九卿在袁逢的把控之中,这就意味着袁逢已经基本上控制了中央朝政,再加上雒阳驻军的袁氏化,则整个雒阳都能算是袁逢的自留地了。
紧随其后的,当然还不止这些。
袁逢没有立刻决定自己登上三公之位,而是宣布会议就此基本结束,留下了很大一片空白没有正式公布。
而受到震慑和控制的群臣也不敢随意打听,只能按照袁逢的要求各自回家,闭门休息,等待接下来的大朝会和进一步的公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