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四十 他们的避风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一百四十 他们的避风港 (第2/3页)

解决掉。

    而一旦离开这里,除非生来就是人上人,否则就不是人,再也感受不到那种令人着迷的温暖。

    在这里,他们能获取足够的情绪价值,能感觉到自己正在从事着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业,而一旦离开,就很难获取同样的成就感了。

    所以加入的越久,就越是无法割舍一心会,如果因为犯错而被清退,更让很多人无法接受,他们甚至集体跪在良庄大门口,请求被重新接纳。

    而袁树的态度是不曾变化的。

    不可能。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过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你们拥有却不珍惜,错失了机会。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你们没有用心准备,所以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不接纳被清退的会员重新加入组织,这是袁树给一心会设下的会规之一,不可更改,这也是一心会的纪律越发严明、组织度越发完善的原因之一。

    有这些后悔的快要死掉的人做对比,才能更好的给现在的会员们以重大警醒。

    这也是一心会成立至今纪律越发文明的缘由。

    由于袁树对于一心会的治理始终严格、不妥协,才更能凸显一心会管理下的良庄与外部的不同。

    他们守规矩,讲道理,照章办事,一丝不苟,说收多少税就收多少税,说给多少补助就给多少补助,守规矩的样子让本地佃户和外地流民们目瞪口呆。

    这些人从来不知道人世间居然还有那么讲规矩的“官老爷”,也不知道原来守规矩是可以吃饱穿暖的,更不知道原来全天下只有一套规矩,其他的规矩都是假的。

    他们在良庄里可以获得优质农具,可以获得耕牛的助力,可以得到一心会会员的帮助,不会被打骂、强征、抓走。很多流民直到幸运的进入了良庄之后,才终于吃了一顿饱饭,穿上了像样的衣服,用上了不会用几下子就碎掉的农具。

    所以理所当然的,他们也不愿意离开良庄,重新回到那个恐怖的现实世界里。

    良庄就像是他们的安全屋,正如一心会是会员们的心灵避风港一样。

    也正是因为观察到了这个现象,袁树才意识到自己所走的路在这个时代到底具有怎样的一种杀伤力,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一旦运用在了一个集体之中,并且切实有效的执行下去……

    威力是真的很大很大啊。

    也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底气,袁树对于之后的抢班夺权计划也多了更多的信心。

    他相信完全依靠利益集合起来的宦官势力不会是他的对手,无论他们能够调动多少雒阳驻军,最后获得胜利的必然是他,也只能是他。

    更何况袁氏这边也没有少在军队层面下苦功。

    袁隗成为三公之后,袁氏声威更甚,朝堂上下很多官员都想要进一步与袁氏打好关系,袁氏俨然成为了这个恐怖时代里最值得选择和投效的避风港。

    越是一些和宦官走得比较近的人,就越是急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