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三十三 袁氏的不足之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一百三十三 袁氏的不足之处 (第1/3页)

    雒阳城的五支常备军部队里,北军五校人数最多。

    每一校或者说每一营有常备兵七百余人,加在一起约三千五百人,北军在东汉常常作为野战部队被使用,一般由大将军统率,没有大将军的时候就直属于皇权掌控者。

    其次是光禄勋直属卫士和其下统属的虎贲、羽林二营。

    光禄勋为九卿之一,统领的部队是直接与皇帝接触的禁卫军,皇帝在宫则镇守京师,皇帝外出则充当护卫,有时亦将其用于对外作战,但次数较北军为少。

    其兵马也相对精锐,战斗力较为可观。

    而在人数方面,光禄勋本人直属卫士八十一人,虎贲中郎将统领一千五百人,羽林中郎将统领一千七百人,总计约三千四百人。

    再次是卫尉统领的宫廷卫士。

    卫尉为九卿之一,主要负责宫外、宫门安全,镇守宫城,一般不会调离宫城作战,所以在战斗力方面不如北军和虎贲、羽林二营,不过装备优越,颇具规模,亦不可小觑。

    其总人数约在两千五百人左右。

    排第四的则是城门校尉屯兵,城门校尉守卫京师外城十二门,每门设门侯一人,不同城门驻守士兵数量不同,多则百八十人,少则三十八人,总兵力在一千人左右。

    最后则是执金吾系统的缇骑和持戟卫士,人数约七百二十人左右。

    执金吾原为中尉,在西汉时曾负责守卫京师,职责重大,权势也很大,到东汉时期,执金吾的职责仅剩守卫武库及每月定时巡逻,皇帝出行,执金吾有在前清道之责。

    但是很没有排面的是,东汉皇帝常常以郎卫代行此职,最后连给皇帝出巡护卫的资格也不再属于执金吾,搞得执金吾莫名的有了些雒阳城武库看门大爷的味道。

    除却这五个系统的兵马之外,雒阳城内还有一些军事人员,或者充当救火队,或者充当一些特殊官职的护卫。

    比如司隶校尉统属的一千二百人中都官徒吏,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司法系统的一份子,并非作战部队,在政变时期有用,真要打仗,也轮不到司隶校尉出马。

    剩下的基本上都不是常备军,吃不了长久的皇粮,属于临时工。

    正儿八经有编制、吃皇粮的,就那么一万一千多人,而其中主要负责外出作战的野战部队,主要是北军五校和虎贲军、羽林军,加在一起也就七千人。

    其中主要外出征战的还就是北军五校这三千五百多人。

    但是可别小看这些人,不夸张地说,就北军五校这三千五百多人的战斗力是属于东汉帝国战斗部队的第一序列之中的,常备,常常训练,待遇还不错,打起仗来一个个都能充当军官。

    每当有大规模叛乱的时候,帝国政府就会下动员令,把这三千五百多人拉出来充当骨干,然后在帝国京畿的三河之地——河南尹、河东郡、河内郡招募良家子从军,就能快速拉起三四万人的主力军队。

    那些良家子堪称东汉帝国中央政府的职业雇佣兵,虽然不常备,但是只要打仗,他们基本上都会从军,军事训练、骑马射箭什么的一点也不输给常备军,很有些战斗力。

    二者合一,便是帝国政府引以为傲的所谓“三河五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