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六 废立天子 (第2/3页)
”
袁树特意把“恩将仇报”这四个字说的非常沉重,一下子击中了袁逢、袁隗心中的某些念想,使两人心神激荡。
恩将仇报的人,可以名正言顺当天子吗?
其实当初给刘志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是有不少大臣提议从刘志的兄弟里面选择继承人的,但是窦氏外戚以刘志的兄弟品行不正为理由,拒绝了这个提议。
但真要说起来,品行不正的是平原王刘硕,他喜欢喝酒吃肉肆意享乐,不修德行,的确没什么好名声。
与之相比,刘志的另一个弟弟渤海王刘悝倒是没有那么过分的举动。
不过这个刘悝也不是完全没有黑点,比如他曾经被人弹劾说意图谋反,刘志得知了以后说是不忍诛杀,夺走了他的封地,只留了一个县给他,让他自我反省。
然后在刘志死前,还是心软了,下令把封地还给刘悝,让他重新做了渤海王。
不过袁树听一些小道消息说,刘悝也就是喝醉了酒口,说兄长没有儿子,以后的皇位肯定要传给自己云云,然后被有心人上报给了刘志。
刘志被这么一搞,肯定生气。
不过刘志估计也是了解这个弟弟,知道他只是打打嘴炮,并无谋逆之心,所以并没有杀死他。
刘志是死了,但是刘悝还活着,另一个平原王刘硕也活着,从血脉关系上来说,这两个弟弟都比刘宏更有资格做皇帝,而且一母同胞的兄终弟及,也不算是小宗入大宗。
所以这个事情在当时的朝野上下还是有一些争论的,不少人怀疑窦氏外戚这样做的用心。只不过窦武本人很有名望,窦太后又能名正言顺的掌管权力,所以才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折。
但这并不是说刘宏的皇位就坐稳了。
要是没有党锢之祸这档子事儿,刘宏安心长到成年,从窦太后那边合理合法合乎规矩的接下皇帝印玺和符节,顺利传承皇权,他这个皇位也就算是坐稳了。
但问题在于,他不是从正规渠道拿下皇权的,而是使用政变的手段,从自己的恩人那边抢来了皇权。
往严重了说,这就是恩将仇报、破坏法统,自己把自己的权力合法性给陷入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之中。
让谁来做你的皇权根基都好过让宦官来做啊!
刘志也是依靠宦官夺下的权位,但是刘志人家清楚这个事情,所以主动干掉了帮助他登上皇位的宦官五侯,等于又发动了一次政变,自己成就自己的政权根基,自己把这个尴尬的处境给解决掉了。
而刘宏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就当下这个情况来说,刘宏的皇位依然是不稳固的,权力合法性是会受到质疑的。
更别说宦官大搞党锢之祸,杀害无数士人,搞得天怒人怨,还打着刘宏的大义旗帜,刘宏不招人恨才怪呢!
袁逢和袁隗忍不住的顺着袁树的思维想了下去,发现袁树的思路其实很有意思。
刘宏确实是大汉传承至今权力合法性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