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 这是不是有一种钦定的感觉? (第2/3页)
了宦官和士人之间的二极管对比理论,拿出事实依据对大家所公认的事实进行勇敢的挑战,还顺便宣传了自己的学说,将袁氏心学的底层逻辑摆在了大家面前。
大汉国势江河日下,那的确是人不行的缘故,但不是宦官、外戚不行,是所有人都不行,所有人都是垃圾。
宦官是垃圾,没有精神支柱的士人也是垃圾,都是欲望的承载体,是行尸走肉,纯靠欲望驱动,没有其他驱动源。
被一群行尸走肉操控的国度,能好到哪里去?
所以,若要改变当前的局势,决不能只是铲除宦官和那些所谓的奸佞,杀一群垃圾,换上另外一群垃圾,情况会变好吗?
只有把垃圾清除干净,换上干干净净的人来治理国家,情况才会改善!
敌人不是宦官、外戚或者某一群特殊的人群,而是全体被欲望驱使的行尸走肉!
而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良知未泯、不愿同流合污之人,必须奋起,必须抱团,统合全部的力量,以良知立身,以良知为信念,以成为圣贤为目标,如此,才是真正的救赎之道!
“可是,我能成为圣贤吗?”
张纮忍不住的喃喃自语。
他把双手放在眼前,打量着自己的身体。
自己真的可以成为圣贤吗?
自己真的可以超脱欲望的束缚,成为圣贤吗?
良知?
良知在什么地方?
我真的有吗?
张纮的心中,对自己的质疑和对未来的向往交织在一起,互相碰撞、摩擦,思维的火四溅,搅的他心乱如麻、无法自持。
他一夜未眠。
同样一夜未眠的还有王朗。
跟随杨赐学习欧阳尚书以来,他还是很骄傲的,杨赐地位高,杨家家族门第高,跟随杨赐学习绝对是青云直上的通天路。
可就就那么短短的六七天时间里,尤其是白天的那一场讲学,使得他过去的认知与他全部的骄傲仿佛都烟消云散了。他从来不曾想象过自己会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如此之大的认知动摇。
读书,不是为了做官和权力,而是为了成为圣贤。
当今天下局势之所以处在危急存亡之秋,就是因为读书人不敢成为圣贤,不愿成为圣贤,失去了成就圣贤的理想,沦为行尸走肉。
袁树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也是行尸走肉?
是不是说,我的朋友们、同学们,也都是行尸走肉?
是不是说,杨赐也是行尸走肉?
王朗被自己的这一想法弄得都有些恐惧不安了。
而后,他忽然想起了之前在弘农的时候,几个同窗因为被杨赐斥责学习不用心而心怀不满,于是说杨赐坏话的事情。
他们说杨赐表面上瞧不起袁氏,却依然安排袁氏家族的女人和自己的儿子成婚,所谓的无非是通过袁氏家族的关系避免被宦官针对,这一点就和荀氏家族一样。
嘴上对宦官如何不满,但是身体依然诚实,为了避祸,不惜利用姻亲关系,却又在政治层面自我标榜,实在是虚伪。
王朗当时对这些同窗很不满意,认为是他们被老师斥责之后怀恨在心的污蔑,并不认可,可回想起之前的一系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