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章【看傻眼!这辈子没见过这场面(两章合并加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21章【看傻眼!这辈子没见过这场面(两章合并加更)】 (第2/3页)

个双向四车道的马路计划增加一倍至双向八车道,传统办法意味着道路占地面积也要扩充一倍出来,在土地价格昂贵的市区里,还可能面临房屋拆迁的种种问题,综合下来的成本是难以承受的。”

    “但当城市交通实现三维立体化布局,我们就不用额外占用更多的土地面积扩展道路,而是直接在原有的道路面进行向上扩展,土地成本全部节省下来了。”

    “在原有道路面向上增加一个高度面就有8车道的实际通勤能力,加两个高度面就变成16车道,加十个高度面就变成40车道的实际通勤能力,而占用的土地面积不变。”

    “如此,别说3000万人口的大都市,就是1个亿的人口超巨型都市也不会出现任何堵车痛点,而且交通成本还低。”

    萧宇在侃侃而谈,大家听着他的描述,脑海里想象出了那样的城市画面,超导浮空汽车穿梭在大都市的不同空间高度的科幻级场景。

    室温超导材料的应用太宽泛,萧宇也只是在新闻发布会上简单提及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而且他对军事层面的应用是只字未提,这玩意只要产能足够,航母都能离地成天空母舰,南天门计划都能从“新建文件夹”推进到实际阶段。

    这是真正具有颠覆性的产物,石墨烯材料号称“21世纪新材料之王”,但室温超导材料一出,石墨烯也得把C位让出来。

    萧宇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演示的画面,迅速在网上疯传,甚至已经被人制作出了动态图片,在各大交流群传播。

    一些研究超导材料的业内学者看到那样的画面,竟然仅仅依靠地球的天然磁场就能支撑起如此强大的悬浮能力,都快震惊的蹦了起来,满脸写着不可思议。

    吃瓜网友们直呼物理学不存在了。

    而空头们看到这场面,心里是哇凉哇凉的。

    他们是多么希望萧宇是在撒谎造假啊,可看到他在现场扔出的那块材料就如同是反重力黑科技一般,不借助任何外力向上浮,而不是向地面落去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接受事实。

    ……

    另一边,资本市场。

    到了9点50分左右,灵镜科技盘中第二次临停如期结束,再次恢复交易。

    全市场成千上万的目光都在盯着这个标的,所有人都知道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正在亲眼见证历史。

    当恢复交易的那一刻到来,只见灵镜科技的股价分时线再次呈现九十度垂直态势快速上冲,股价一路创历史新高。

    直线上攻80元价位,日内涨幅+431.56%,市值69440亿。

    直线上攻85元价位,日内涨幅+464.78%,市值73780亿,正式突破1万亿美元。

    继续上攻至103.52元价位,日内涨幅+587.84%,市值89855.36亿,约1.25万亿美元,并超越了2010年仲石油上市即巅峰的8.8万亿,刷新A股历史个股市值巅峰记录。

    全市场的人都看傻了,彻彻底底看傻了眼。

    灵镜科技这样的走势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不论是机构、散户、游资、大户无一例外,全都看懵。

    就是放眼全球资本市场,也没有任何一家这么大盘子的上市公司走成出这么疯狂的行情来,就是在世界资本市场里也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神迹,这也从侧面诠释了室温超导材料的问世有多么大的含金量。

    万亿美元市值级别的上市公司不是没有,像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这些都拿下了这一成就。

    但是灵镜科技这样的在二十多分钟之前1.3万亿人民币折合美元1800多亿的,直接在不到半小时内干到现在的1.247万亿美元,全世界范围也是独此一家。

    阿镁立卡华尔街的那些大鳄们都看呆了,他们没见过这场面啊!

    说来缓慢,实则飞快。

    灵镜科技的股价并没有停下脚步,还在持续爆拉,每一秒都在创造历史,在创历史新高。

    股价很快就突破了117元,日内涨幅+677.41%,各大行情软件推送消息:

    【灵镜科技股价续创新高至117元,日内涨幅扩大至+677.41%,市值突破10万亿大关,A股市场迎来首家市值破10万亿关口的上市公司,当前成交额237亿】

    估价疯涨成这样,当前成交额甚至还不到300亿,说明这个时候那2700多亿的空头平掉的头寸可以忽略,如果以现价平仓,空头要付出的代价已经飙升到了惊人的1.86万亿,也就是已经倒欠1.58万亿的负债。

    造成股价如此疯狂爆拉,除了瑞联集团在发力逼空,大家都看懵了忘记操作也占一小部分因素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各路空头相互之间发生了极其严重的踩踏出逃现象。

    表面上一条心,背地里都在抢跑,死道友不死贫道。

    空头要平仓得买入筹码,就变成的实际上的多头,所有的空头都想抢跑,就都成了做多。

    于是就造成空头越急于平仓,越要买入筹码,越要买入筹码,股价就顶的越高,股价顶的越高,就更急于买入筹码,

    偏偏今天的股价还没有涨跌幅限制,于是就陷入这种不断强化循环反馈,导致股价越推越高,而实际成交不到300个亿。

    都想抢跑的结果就是都没能跑得掉。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至关重要,就是券商这个时候反而按规矩进行被动强平,不管股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