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6章【最大的意义是开风气之先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06章【最大的意义是开风气之先河】 (第2/3页)

动性,历史上也证明了这套机制很管用。毕竟你骗补已经很可恶了,结果你骗补还可能会牵连我该拿的补贴被砍掉,我当然愤怒异常也绝对忍不了,必然发现一个告发一个。”

    温素清也不得不承认,萧宇这第二个策略是真的切中了“谁的利益谁上心”这句话的精髓。

    而且能极大的降低惠普基金的监督成本,如果只是让惠普基金自己去监督,那成本开支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绝对达不到预期效果。

    但如果实行这样的相互告发机制,成本几乎为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走群众路线,充分调动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这套机制杜绝了让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情形,毕竟别人骗补你不揭发,一旦被查证属实,连带着整个区域所有人的利益跟着受损。

    因此,大家都有了足够的动力去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再一副事不关己自己高高挂起,而是把骗补的人给高高挂起。

    这个机制还能解决单独的个人可能会害怕报复而不敢去揭发的问题,当一群人利益同时受损,那么告发的时候是一群人结伴去揭发。

    人多了是能壮胆的,害怕的心理就极大的降低了,敢于揭发的意愿就大大增加了。

    同样的道理,对于那些骗补的人,得罪一个人他们可能不带怕的,但如果是得罪了一群人,犯下了众怒,心里就得咯噔一下了。

    尤其是还生活在一个地方,抬头不见低头,犯了众怒,夜里睡觉了说不定有人扔石子砸他家玻璃,网线电线不定十天半个月就给他剪一次,电瓶车电瓶哪天也突然消失不见了。

    这事情虽然不大,但就是能搞的他鸡犬不宁,心力憔悴,根本没法好好过日子,他要是气急败坏大吼到底是哪个杀千刀干的,结果发现压根没人理他,他甚至都被孤立了,这就是犯众怒的下场。

    换句话说,对骗补的人也是震慑力极大的,他也不得不权衡利弊得失,一旦确认得不偿失,自然会降低骗补意愿。

    末了,徐常明询问道:“具体怎么展开?从哪着手?”

    思量片刻的萧宇便说:“这种事情自然是从临州市着手,咱们公司在临州,也是临州的财神,先在临州展开的阻力也必定最小的,咱们公司有多大的赚钱能力,就带动多少人。”

    萧宇停顿了片刻,环视众人补充道:“不能摊大饼的搞,不能去盲目的寻求绝对公平,而是以临州市为起始点,向外梯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