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共赴硝烟 (第2/3页)
家都发了一份内部资料,这位好莱坞公关专家继续侃侃而谈:
“这次我们的目标是最佳影片、导演、最佳女主和最佳男配,其余就是最佳摄影和编剧等等。”
“我昨天跟路打了几个小时的电话,除了我负责的常规的公关手段之外,这一次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创新。”
“首先是Mytube上从明天起开始发布的影片拍摄花絮,譬如Crystal体验生活、汉克斯减肥、摩尔学说中文等等。”
“推特刚刚推出的话题功能要发挥起作用,调动华裔的转发、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起码全美500万华裔的基本盘我们要拿到,这也是为后续电影的上映助力。”
“另一个方面,就是Iris要参与到宣传中来,毕竟她当年的历史著作也是长期登顶畅销榜首的,在学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我们的专业评委中,和美国各高校顶级教授的圈子有很多是重叠的,这是我们可以另外做的文章。”
“比如举行历史学者的专场点映、讨论会,电视台采访等等。”
哈维洋洋洒洒地说了半个小时,大概将未来大半个月的行程都安排得当,这才轻叩桌面:
“各位,无论是《老无所依》还是《血色将至》都会是我们的劲敌,未来一个月的收获,就看大家的行动了!”
坏逼归坏逼,哈维是个能做事的人。
他对于影片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有极深刻的认知。
若非如此,即便是通过无所不用其极的公关,也是无法将实在扶不上墙的影片送上奥斯卡宝座的。
诸如《莎翁情史》这些他亲手挖掘的电影,都体现了其人对于好莱坞艺术规则的独到见解。
至少目前在路老板的洛杉矶豪宅中这二十多口子人,论公关和好莱坞话语权,他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众人都领命而去,开始进行紧锣密鼓的准备。
豪宅门前哈维稍作停留:“Crystal,有件事我想同你先聊一聊。”
“你说。”
哈维摊手道:“我想说的是奥斯卡的公关,是一个有取舍的过程。”
“比如我们的公关方案中主要的最佳影片、导演、女主、男配,在公关过程中是会调整侧重的。”
“我们的影片类型和主题,本身就不是很符合奥斯卡的口味,如果什么都要,会什么都丢掉,你懂吗?”
刘伊妃笑道:“你是想说,我这个最佳女主角的难度很大对吧?”
“哦!你简直太聪明了,这是我第一次试着像你们中国人一样委婉,你就捕获了我的意思。”哈维表情夸张。
“事实上,从奥斯卡的历史来看,传记类电影获奖的极少。”
“过去的79届奥斯卡中,只有《甘地传》和《美丽心灵》斩获了小金人,后者那一年还是小年,不存在什么竞争。”
刘伊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美丽心灵》的传记原型是数学家约翰·纳什。
如果从传记片原型是否知名,来看待传记电影对于奥斯卡评委的影响力——
显然张纯如这位华裔作家,相比这位提出“纳什均衡”、“囚徒困境”等博弈论著名论点,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是略逊一筹的。
奥斯卡毕竟还是西方主导下的价值认同,即便是传记片,也更倾向于讲述欧美历史人物如《辛德勒的名单》、《美丽心灵》;
或者是聚焦个体对抗命运的个人英雄主义,如《勇敢的心》、《钢琴家》。
《历史的天空》从题材和故事背景上讲毫无优势,因此在公关中也不能采取广撒网的策略,这是务实的哈维提出的观点,也得到了路老板的认可。
最好的例证就是2004年的《卢旺达饭店》和2005年的《晚安,好运》,从电影质量上看都无可厚非。
但前者的非洲题材远离美国评委和观众,后者的黑白影像和媒体政治议题过于严肃,在奥斯卡的评奖体系中,都不是很讨巧。
这些恰恰都是《历史的天空》的题材缺陷。
哈维没有谈论太多,只是和路老板的女友知会了一些现实情况。
一些不方便在团队中明明白白地讲出来,以免士气遭受打击的现实情况。
——
比弗利山庄的夜晚微凉,气温约15度,晚风轻拂,带着加州特有的干燥与清爽。
刘伊妃坐在在泳池边的躺椅上,身上披着一件轻薄的米色羊绒开衫,内搭一件丝质的白色吊带裙。
衣料柔软地贴合着她纤细的身形,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她手里摆弄着手机,看着时间给男友拨了过去。
洛杉矶时间晚上8点,北平正好是中午12点,奥运大厦工作人员用午餐的时间。
“喂?很准时啊!”
“嘻嘻,当然准时啦,我哪敢打扰总导演工作啊!”
小刘调侃道:“上次做这个劳什子刘主任,网友就已经讲我是杨玉环、褒姒了,说我迟早把问界控股祸祸了。”
“这要是传出去我打扰总导演忙奥运事业,我不是真成了不详的红粉骷髅?”
路老板一个人打了些饭菜,同工作人员笑着点点头坐在角落里:“这话是夸你,一般的美貌能迷惑得了我吗?也就你了。”
“让我不可自拔。”
“恶心死了你!”小女友娇嗔:“中午吃的什么?”
“毛豆烧鸡、蒜蓉生菜、冬瓜排骨汤,大概就这些,随便吃点。”
“这两天回家睡觉了吗?”
路老板嘴里嚼着鸡肉:“没有,回去开车得半小时,不如溜达两公里在问界大厦凑合了,早晨还不赶时间。”
“哦,好吧,那你记得滴眼药水,早晨有空就锻炼一下。”
刘伊妃似乎想起了什么:“我今天听黄安娜讲,美国现在有一种可以发热的眼罩,明天我问问让我妈去买一个。”
“嗯,晓得了,你在哪里呢?”
小刘拢了拢躺椅上的一双长腿:“你猜!”
“浴缸里?给我来张艳照瞧一瞧。”
“美死你得了,我在泳池边上啊看星星啊。”
刘伊妃长发如瀑,被风轻轻撩起几缕,发丝在颈间轻盈飘动。
耳垂上缀着两枚小巧的珍珠耳钉,衬得她的肌肤如雪般莹润,一双丹凤眼在夜色中格外明亮和温柔。
“一坐到这里我就想起去年了,想起你带着我一起飞到欧洲去渡假,好想像《土拨鼠之日》一样,一直在那些日子里循环啊。。。”
去年七月,小刘被右翼骚扰后罹患分离性失语症。
恰逢针对奈飞的听证会结束,路老板心血来潮,带着她逃离全世界。
永恒之城罗马,凉风拂面的西班牙台阶,一起分享的蜜瓜火腿;
米兰七星长廊的鎏金时光,大教堂穹顶的迷魂记,卡塔尼亚的蓝旗私语。。。
在这段旅途中两人完成了心灵和肉体的最后一段交融,终成眷属。
这里是她梦开始的地方。
路宽听着电话对面温柔似水地诉着衷肠,温声回应道:“以后每年都可以抽出时间来,我给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