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路老板带货 (第2/3页)
性,也有商品属性,要说是个商人也不为过嘛,哈哈。”
张一谋也开起玩笑:“小路绝对是导演里头生意做得最好的,也是商人里面最会拍电影的!”
众人皆笑,补天映画的员工们看自家老板和两位国内成名大导都这么熟悉,对以后的业务承接更有信心了。
陈开歌看着他游刃有余地跟大家叙话有些腻歪。
“那个,小路啊,不浪费时间了,看看作品和效果吧?”
路老板心里冷笑,小尼玛啊,小路也是你叫的?
只是现在特效公司“人穷志短”,《无极》总投资3.4亿,后世的特效费用接近一个亿,这都是钱啊。
关键还不是钱,培养这种顶级的特效团队跟培养刘伊妃似的,得拿电影喂啊!
算了,姑且当他放狗屁得了。
张一谋也凑了上来,他也是为《十面埋伏》的特效来的,虽然需求没有《无极》要求那么高。
“这样吧,先给大家演示下这个DIT工作台的效果。”
“曹宇,你现在开机,找两个人站在绿幕前。”
“是,导演。”
路老板真の直播带货!
他带着陈开歌和张一谋等人站到监视器前。
“两位都知道,传统的胶片拍摄通过监视器看到的内容,和真正的摄影机拍出来的内容是有误差的,特别是像张导这样对于电影色彩要求很高的导演,这一点尤为致命。”
两人纷纷点头,就像照相机拍好的胶片拿去洗印,除了黑白照片,出来的效果必定是有误差的。
这样的误差在小小的一寸、两寸照片上看不出,但是放到宽20多米,长15米多的大银幕上呢?
“而我们这个技术先进的地方就在于。”
“第一,可以极大地减少焦距变化、色彩对比度失真在内的误差。”
“第二,传统的特效制作要先把胶片洗印出来,转换成中间片,再去做特效,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
“如果那一段戏洗印出来发现不满意,还得重拍,极大地影响制作效率。”
“但是我们这一套技术和设备可以做到实时查看效果,在数字摄像机拍摄的时候,会使用无线发射器把画面传送到DIT的工作站。”
“两位导演请看!”
DIT技术是千禧年初才在霉国诞生的,不要说张一谋和陈开歌了,就是很多好莱坞的导演都不一定知道。
因为这个年代用胶片拍电影的看不起用数码摄影机的,觉得很Low逼。
两人听得入迷,特别是陈开歌。
他已经在心里构建《无极》的故事板了,如果能用这种技术随时调控和创作特效,简直太方便了!
“请看镜头里的两位演员,现在我不用化妆,直接给他们的上镜效果做渲染。”
路宽让工作人员演示,陈、张二人眼见着配光师把一幅巨大的科幻背景放到两人身后。高耸入云的古树、巨大的玉米植株,《山海经》中造型的妖兽。
这都是《异域》的素材。
“小王,把人物后面的天变成昏黄色,再调一下周边植被,我要黄沙漫天的肃杀感。”
配光师操纵机器,用鼠标把画面中的树圈了起来,黄叶瞬间变绿叶,画面中的各项元素按要求调整。
用时不超过十秒,关键他妈的怎么看都不违和,太真了!
两人都被震得说不出话来。
韩山平则是想到了当初路宽还是通过自己从华龙数字挖的基础人才,现在即使让他这个只负责面上统筹的门外汉也能看出来。
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华龙数字的特效水平。。。
这事儿还真让他给做成了!
只是看别人喝酒吃肉都是香的。
他没看到路宽为了完成公司的技术积累和多家顶级特效公司的艰苦谈判,没看到高昂的设备和人工花费、学费。
这简直就是个烧钱黑洞。
也正因为如此,他这次亲自回国,一边督制特效CG,一边全力向业内推销自己的特效服务。
不说伸手到国外吧,起码把国内这一亩三分地的业务先给吃下来,尽量做到自给自足。
路老板继续引导他们到另一台设备前面。
“刚刚是静态的渲染效果,如果要完成更复杂的多摄像、镜头的动态特效协同,就要用到这个。”
“这位是《异域》的特效总监乔斯威廉姆斯,下面请他给大家演示。”
张一谋听完翻译的话憨厚地和乔斯打了个招呼,后世他的《金陵十三钗》也找的这个团队,这算是提前认识了。
乔斯开始给众人演示Techviz工作台,其实就是一个虚拟现实技术的软件。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动画,但是这个动画会帮助导演和特效总监做一个细致入微的建模。
你的摄像机位置、移动轨迹、俯仰角度、自动变焦等等,都会设定得非常清楚。
只有完成这些前期的建模和特效准备,才能真正地在拍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