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波诡云谲 (第3/3页)
“哈哈哈!我知道了!”
路老板激动地抱起她转了一圈又放到地上,回头仔细翻起合同的违约条款。
其实哈维和迪士尼、汤姆克鲁斯的计划非常简单,就是撕毁合同,巧取豪夺这部电影!
特别是看完预售片之后,汤姆克鲁斯一度陷入两难境地,既不愿和他这样的天才导演交恶,又舍不得唾手可得的利益。
在他们眼里,为什么这部《异域》的版权像是山上的蒲公英,唾手可得呢?
这还是要从整个项目的核心融资渠道上说起。
前文提到过,路宽出资1000万美元,加上他个人信用背书从中影和鹰皇处拿到的1000万美元预售合同预付款,一共是2000万美元。
全片总成本中,大概有2500万美元左右是要通过拿着预售协议去银行贷款取得的。
而路宽想要贷款,此前必须要拿到保险公司的完片担保协议,问题就出在这一步。
保险公司不认任何人,他们只负责保证电影在之前的预算范围内拍完。
一旦严重超支或者拍摄显著中断无法恢复,保险公司会利用合同条款直接收回项目版权。
而哈维等人的思路就是先撕毁预售协议,使得银行贷款失效,《异域》剧组失去2500万美元的预售资金无法继续拍摄。
此时保险公司收回他的版权。
而在好莱坞的实操中,保险公司取得版权后肯定不会终止项目自己赔钱。
他们会找之前接手的电影公司,以更加优厚的条件脱手版权,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这时候就是哈维和迪士尼利用自身影响力出手的时候,他们付出1200万预付款的代价,取得远超1200万价值的《异域》版权!
接着只不过是再找个导演按照路宽的思路拍完而已,有才归有才,但他也并不是不可替代。
而哈维等人确信或者认为自己能够通过这个方法坑到路宽的主要原因,一是说服了汤姆克鲁斯参与背刺。
整个项目路宽是发起人,但是汤姆克鲁斯作为制片人是灵魂人物和旗帜性人物。
没有他,不会有这么多片商给面子来参加预售推介会,银行也不会给预售协议贷款,完片担保公司也不会承保。
现在如果汤姆克鲁斯站出来振臂高呼:这他妈就是个垃圾电影,路宽就是个垃圾导演,大家都别买别发行。
那至少在北美地区,路宽想把版权和发行权卖出去困难重重,因为他还没有在好莱坞证明过自己的票房实力。
第二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刚刚刘伊妃无意间提到的信息差!
他们不知道路宽是个狗大户啊!
预售协议被撕毁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银行贷款失效,剧组没有足够的拍摄资金,保险公司收回版权。
但是路宽如果拿着2500万美金甚至更多的资金给保险公司承诺,电影一定会拍完,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应下来。
因为保险公司关心的问题自始至终都是电影是否有夭折的可能性而已。
至于怎么弄到这2500万美元,路宽有的是办法。
他自己去欧洲和日韩搞预售可以;
给银行或者风投机构抵押博客网的股份可以;
找鹰皇和华国星拆借过桥可以;
甚至自己全部身家挤吧挤吧都能凑出这钱:《小偷》的利润、《鬼影》的DVD收入和院线票房收入。
当初之所以使用以小博大的筹资办法,只是为了规避风险而已。
如果项目夭折,他亏的只有这1000万美元。
即便他对《异域》的前景充满信心,但是能借鸡生蛋,用别人的钱玩电影,干嘛要自己掏?
宜早不宜迟,之前是哈维等人催着他签合同,现在该他抓点儿紧赶紧把合同签署完。
白纸黑字一生效,只要自己掏得出这2500万美金堵上完片担保公司的嘴,那这12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他就吃定了!
大鱼吃小鱼是稳定的行业生态,不仅体现在面上的商业竞争,也在桌子底下暗戳戳的交易。
仅仅是国内这样小规模的电影市场,这类巧取豪夺已经屡见不鲜了。
哈维等人在主场看到路宽和《异域》这样让人垂涎三尺的香饽饽,又怎么能忍住不动手呢?
何况他们认为自己包赢。
2003年10月20日,路老板落地北平。
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参与《小偷》内地票房破冰5500万,暂时成为内地票房冠军的庆功宴。
庆功是假,再一次进行炒作是真。
剩下的十天上映期是票房增速逐渐变负的过程,这样的炒作是一次必要的提振手段。
霉国的剧组拍摄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林诣彬、曹宇等人所要做的只不过是贯彻他的拍摄意图而已。
况且张紫怡已经离开剧组已经接近一周。
副导演一打听,不是说她哥哥孩子满月就是父母身体不好。
虽然说可以先拍配角的戏份,但是路宽必须要把她屡屡请假推迟返回北美的原因弄个究竟。
《异域》和她签订的演艺合同明确规定了不允许轧戏,她也自称说服了张一谋推迟进组。
开拍前路宽和张一谋就已经确认过,她的确是先到《异域》剧组参与拍摄,并没有同时参与《十面埋伏》。
下了飞机,他直接一个电话打到张一谋处,这才咬牙切齿地给阿飞下令。
“去积水潭医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