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韩总,能不能帮我挖下你手底的人 (第3/3页)
韩山平悠悠地叹了一口气,如果他知道后世那句步子迈得太大会扯着蛋,此时一定毫不犹豫地把这句话送给路宽。
韩山平、姜志强都是行业领袖,他们的眼光和胸怀不但在自己脚下的一亩三分地上。
对产业发展、行业趋势也是保持关注的。
在这一代的电影人心目中,能够把中国电影、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能够打造和完善我们自己的电影工业链条是一件值得奋斗的事业。
见几人都表情凝重,路宽笑道:“特效是未来的趋势,不但科幻电影会用到,未来影视业全行业都会跟特效打交道。”
“目前我们与美西方国家的特效水平差距虽然大,但也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比如现在国外在用的软件胡迪尼和玛雅软件都是能直接买回来上手的,还有一些动作捕捉、视觉控制的设备都是行业主流。”
“其实这一行是典型的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我计划找一位懂行的特效导演,再找十几个制作人员,先把工作室组建起来,利用下面这部科幻电影,以战代练!”
路宽的想法来自后世总部成立于北平的BASE特效。
2002年霉国导演布兰博为了给自己的《深海营救》寻找后期特效部门,在北平苦寻无果后无奈硬着头皮自己干,成立了倍思特效。
听着路宽胸有成竹的计划,姜志强、韩山平和高城盛都一时相顾无言。
韩山平悠悠地叹了一口气,随即点上支烟。
“城盛,还记得93年冬天我们进京开会那回吗?”
韩山平看着青年导演的坚定神色有些触动:“记得,韩总。”
“那一年国产电影产量减半,观众人数比上一年少了三分之一,各地的国营厂都陷入僵局。”
高城盛也眯着眼,因为韩山平的感叹好像被拽进了那个国内电影的寒冬。
“各个国营厂的代表们都在会上发牢骚,领导让我讲话,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只好用伟人的话给大家鼓鼓劲。”
韩山平好像面色有些红润起来,旋即转头向高城盛笑道:“城盛,还记得我讲了什么?”
高城盛肃然道:“您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当41岁的韩山平说完这句话再次上京,已经成为了北影厂厂长,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哈哈哈哈,没错。”
韩山平蓦地站起身来,从一个陷落在绵软沙发上的小平头领导变成一位真正拥有华国电影掌门人气度的行业领袖。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你一个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气度和胸襟,我们理当是要支持的!”
韩山平安排道:“华龙数字里的人你看的上的,自己去谈吧,他们去留随意,我不强求!”
路宽笑着应了,解决了他此行的最后一件大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真正做事的人总是能和做事的人走到一起。
这一路无论是田状状、姜志强、高城盛还是今天第一次登门拜访的韩山平,都颇为激赏他在电影艺术上的执着和产业发展上的胸襟。
所谓直心是道场,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