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封,封,封!升,升,升!赏,赏,赏! (第2/3页)
城官员、百姓,于倭寇人头前举行血祭,祭奠倭乱中身死的百姓、殉国将士。”
“血祭当日,新河县城外哭声震天。自永乐年间倭寇犯我沿海起,倭患已持续百十年。”
“百年国耻,一朝得雪!”
吕芳在一旁道:“皇爷,看来东南呈上来的捷报是真不假。”
嘉靖帝还是不能放心:“黄锦,接着念。”
黄锦念完了剩下二十几份捷报,无一不在印证捷报的真实性。
嘉靖帝一向煞白的脸上竟泛起了红光。
他在等第二个人。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
自去年陆炳病死后,朱希孝接替陆炳担任了锦衣卫指挥使。而陆绎则被提升为了指挥佥事,成了朱希孝的手下。
朱希孝快步走了进来。他的手中亦捧着一堆密信。
嘉靖帝吩咐他道:“快念给朕听。”
朱希孝手中这些密信无一例外,皆是印证戚家军取得骇人大胜的。
朱希孝念道:“九战结束后,台州百姓箪食壶浆,涌入戚部驻地犒劳将士。”
嘉靖帝感慨:“自英宗之后,百姓一向视兵为匪。何曾见过百姓视兵为自家亲眷?”
“可见戚部不仅善于打仗,还军纪严明,于百姓秋毫无犯。”
吕芳在一旁给戚继光助攻:“皇爷圣明。之前朝中官员参奏戚部军纪涣散、桀骜难驯,如今看皆是乌鸦聒噪之言尔!”
嘉靖帝听完了东厂、锦衣卫两方面的密报,已是龙颜大悦。
他竟破天荒的吩咐吕芳:“给朕换衮冕,朕要在皇极殿接受百官朝贺。”
严党和徐党也不是没有耳目。且他们夸张到人在宫中,消息能够通过宫门传递。
众臣听旨后,纷纷移步皇极殿。
严世蕃快步走到了严嵩身边,低声言道:“督捕司的人从东南传回消息。那捷报是真的。”
严嵩听了这话停下脚步,愣了半晌。
混迹官场数十年的他能够预见未来。
台州九捷是真不假,几乎已经宣告了浙江倭患的平息。接下来,倭寇残部可能会与福建沿海倭寇合流,侵扰福建。
但那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戚部战力如此骇人,只需转进入闽,倭患彻底平息只在一两年间!
倭寇平息之日,就是严党丢掉东南之时!
严党若无东南,则根基危矣!
严嵩突然如遭雷击。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严家败落之日不远了!
徐阶那边,太仆寺卿亦走到他身边:“徐次辅,万世之功啊!”
徐阶笑道:“戚部如此神勇,在台州杀了两万五千倭寇,只战死二十几人。的确是万世之功。”
“什么白起、韩信、关云长、岳武穆,都不及咱大明的浙江都司同知、宁绍台参将戚继光厉害啊!”
徐阶这话明显是在阴阳。他根本不信戚继光能创下如此傲人战绩。
太仆寺卿却压低声音:“二公子从江南传来消息。捷报是真的。”
徐阶愕然:“即便是胜了,也应有几分夸大吧?”
太仆寺卿道:“并无夸大。倭寇的人头都在新河堆成山了。戚部门的近三千将士皆已在新河暂驻。”
徐阶反应很快,他大声说道:“果如我所言,白起、韩信、关云长、岳武穆,都不及咱大明的戚继光!”
“白起效力于暴秦,韩信不得汉高祖信任,关云长效力于无福之主,岳武穆效力于昏君。”
“戚继光却被古往今来第一圣明之君主重用。此乃戚继光之福,更是大明百姓之福,我等臣子之福!”
“此等洪福,全靠当今圣天子所赐!”
“皇上,圣明啊!”
在通往皇极殿的宫巷中“皇上圣明”的呐喊此起彼伏。
既然已经确定捷报是真的,那就要论功行赏!
胡宗宪虽未直接指挥台州之战,却因统筹东南抗倭之全局,加封“太子少保”衔,位列“三少”,仅次于“三公三孤”。
另赐喜庆金银,赐穿蟒袍。
除了明旨,嘉靖帝还差内宦去东南,给胡宗宪传口谕“东南倭患平定之日,便是卿回京入阁之时”。
嘉靖帝画的这张饼
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