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1章 绑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211章 绑架 (第1/3页)

    赵贞吉见被识破,尴尬一笑。

    林十三主动问:“恐怕是徐阁老想要方悠山吧?”

    赵贞吉道:“不管是谁想要这厮。只要你把他交给我,自然有人把你捧为裕王府的护军指挥使。”

    “做储君的护帅,不比你在南京锦衣卫做个闲散官儿强多了?”

    林十三心中暗道:呵,徐阶真打得一手好算盘。算盘珠子都快崩人脸上了。

    若把方悠山交给他,他会先息事宁人。默许严党裁撤戚部、俞部。

    这样一来,胡宗宪在东南数年的苦心经营将毁于一旦,倭患会依旧猖獗,江南大族将继续在走私贸上赚的盆满钵满。

    待到时机成熟,徐阶再借着方悠山之口公布振武营兵变的真相,彻底击垮严家,取而代之成为大明的宰阁。

    赵贞吉见林十三默不作声:“不想要高位,想要钱也可以。你说个数字。”

    林十三道:“高位我不要,钱我也不要。”

    赵贞吉皱眉:“哦?那你想要什么?”

    林十三答:“良心。”

    赵贞吉一愣:“你要杀掉方悠山,替严家隐瞒罪行?”

    其实这也是一种能够让徐党接受的结果。

    方悠山一死,兵变的真正原因无从查实。虽无法扳倒严党,至少东南的走私生意能够保全。

    林十三没有回答。

    赵贞吉道:“不管你交不交人。我都希望你明白,我只是一个传话的而已。并不是我想要方悠山。”

    “六天前我家里传来噩耗。我父亲病故了。我正在跟我的副堂办理交接。交接完成我便要回乡守制。”

    “朝廷里的是是非非,我实在没心情管。只想尽早回乡当个孝子。仅此而已。”

    三不沾不愧是三不沾。把找林十三要人的事情都推到了徐阶头上。

    林十三闻言拱手道:“啊,赵部堂请节哀顺变啊!”

    赵贞吉站起身:“好了。你不愿交人,我如实回禀徐阁老就是,再会。”

    其实赵贞吉也没想到,林十三一个小小千户,竟下定决心与整个严党为敌。

    赵贞吉走后,杨金水来到林十三面前:“三不沾走了?”

    林十三颔首:“走了。他父亲病故,说是要回四川守制去。咱们这位赵部堂呦.”

    赵贞吉是个复杂的人。

    出身于四川的赵贞吉自小便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神童。十五岁时他读了王守仁的《传习录》,成为心学门徒。

    十九岁他在般若寺带发修行,自号洞巾道人。准备一生钻研佛学、心学、易学。

    二十一岁,在父亲的以死相逼下,他才离开般若寺,心不甘情不愿的前往成都参加乡试。

    这场心不在焉的考试,他最终名列第四,成为举人。

    中举第二年,赵贞吉的母亲故去。精神导师王阳明也故去。

    赵贞吉感觉人生虚幻,再次在寺庙中带发修行,过了整整六年与佛灯、古卷为伴的日子。

    二十八岁时,父亲再次以死相逼,逼迫他前往京城参加会试。赵贞吉再次心不甘情不愿的踏入考场,杏榜提名。

    殿试那日,嘉靖帝出的题是让贡士们分析贾让的治河理论,得出当下治河的办法。

    这在策论中属于偏题。

    三百贡士只有三十几人读过贾让的《治河三策》,答卷切题。其余人都是四处海扯,拼凑华丽字句。

    这三十几个博览群书的人当中,自然包括赵贞吉。

    一众殿试的辅臣本来拟定赵贞吉为一甲第二名榜眼。嘉靖帝却评价赵贞吉的答卷“语直”。将他置于二甲第二。

    一甲只有三人。二甲第二等于金榜第五。这已经是一个祖坟冒烟的名次了。

    刚金榜题名做了官儿,他就上了《请罢三殿工程疏》,把重臣严嵩骂了个狗血淋头。

    三年后,赵贞吉又上奏疏痛斥嘉靖帝沉迷修道问仙,做了海瑞的前辈。上完奏疏他便请求还乡治学。

    嘉靖帝顺水推舟:朕不杀你,你滚吧。

    直到三十四岁时,他才被重新启用。得到了一件苦差事,出使西北。

    之后他的官运不怎么样,入仕十五年仅仅升为正六品的国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