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8章 第一,一直都是第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98章 第一,一直都是第一! (第2/3页)

进行,距离在夸张的三百米之外,且每个半身靶每次只显示3秒钟。

    夜间隐显靶通常是一百五十米,三百米的隐显靶比常规翻了一个倍,难度起码是翻了三四个倍。

    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科目,中国队的表现依旧是那么抢眼。

    当裁判宣布可以进行射击时,中国一队和二队的表现都很迅速,第一时间架枪开始瞄靶射击。

    “啪啪啪啪……”

    一阵激烈急促的枪声过后,三百米外的目标全被消灭。

    看到中国队的表现如此夸张,负责的国际裁判团一众裁判们都惊呆了,不得不抛弃那一份偏见。

    竖着大拇指连连赞扬:“中国代表队个个都是神枪手。”

    在旁边盯着屏幕看的李大勇,他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团长,听到裁判团如此夸奖,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

    原本还因为陈军跟他不同路,没有借鉴他建议的那点小芥蒂,也在此刻彻底的烟消云散。

    中国军人表现的越出色,他这做团长的脸上自然越有光。

    尤其是每当中国队的成绩出来,吊打了一众欧美参赛队的时候,更是让李大勇格外的神清气爽。

    回想开始来的时候不受待见,一路上受到各种歧视偏见。

    如今吊打对方,实在是太过瘾。

    ……

    射击类的相关比赛科目结束,接下来的竞赛科目难度更高,也更加考验参赛队的综合素质。

    且因为赛事方是欧洲国家,所以很多地方都必须用到英语。

    就比如紧接上场的战场救护课目,他最难的地方不在于救人,而是在于需要用英语和患者对话,还要用纯正的医学英语,书写一份救护报告。

    欧美国家大部分精通英语,这对他们来说自然不是问题。

    可中国在这个一九九八年的时间,国内的英语普及率很低,懂英语的基层中国军人就更少了。

    而懂英语医学专业术语的基层军人,那更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哪怕是有着三个文凭的学霸吴哲,他的英语能够说得非常流畅,书写英语对他来说也毫无压力。

    可要是写专业英语类救护报告,同样是触及了他的知识盲区。

    赛前主办方也没有向参赛队公布,比赛中具体进行哪一些项目,哪一些项目又需要什么样的通关程序。

    这就导致在这个项目上,中国队还真是吃了不少亏。

    尤其是中国二队!

    当中国二队按该项目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到达规定的战场,现场痛苦的呻吟声已经响成一片。

    有三名伤者倒在地上,还有一位老大娘在路旁惊慌的大喊大叫。

    吴哲立即按照比赛规则,以及最标准的救护流程,组织队员入场分工合作展开救护。

    他们先给伤员每人喂了一块,含有一定镇静剂的口香糖。

    吴哲是队伍里唯一精通英语的,所以由他来不断地用英语安抚伤员,其他三名队员对伤员实施抢救。

    齐桓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战场急救更是他的强项。

    由他来给受伤最严重的伤员腿部,进行专业的止血、包扎、固定等,整个一套动作下来干净利落。

    拓永刚则对小男孩的左臂,进行流畅的止血、包扎、固定。

    巴特尔则在这期间担任的助手,为齐桓和拓永刚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资,并为他们两个打下手辅助。

    在三人默契且专业的配合下,整个救治过程不到三分钟。

    看完中国二队的整个救治过程,不仅现场的裁判夸赞中国队技术了,就连现场观察的组委会官员都激动地说:“看中国队的战场救护是一种享受。

    不论从医学专业的角度,还是人道主义角度上,你们的表现都是最棒的。

    我们已将你们的救护过程拍下来,比赛结束后将会制成专业的教案,作为我们爱沙尼亚军队该科目下一步训练的样板。”

    第一次参赛的中国队救治过程,得到了赛事方组委会的高级认可。

    并且还要将中国队的救治过程,当做他们国家以后军队的训练教案,目标就是达到中国现在的水平。

    这对于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