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293章 内部争议 (第1/3页)
中国队正式和预备选手共计10人,看完竞赛手册里面的内容之后,心里头的压力其实都还挺大。
也挺佩服设计比赛规则的人,搞得这么复杂是真会玩。
为了满足竞赛的各项规则,首先要做的就是填写队员名单,准时把中国一队和中国二队的名单报上去。
这件事很重要!
赛事方对中国队本来就有偏见,且通过竞赛规则可看出时间观念很重,中国队要是不能及时把名单报上去,赛事方肯定会从中挑毛病。
要是因为报送名单超时,导致中国队没法参加竞赛,来这亮个相就得回去。
那可真是丢大脸了。
别以为赛事方做不出这种事,这年头国外对中国的恶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出来。
在这之前发生的事就不说了,后面会发生的事更是人神共愤。
99年炸大使馆,01年的撞战斗机。
这两件事都是某国在背后主使,刻意针对中国的强行打压,其嚣张的行径,简直是让人发指。
中国决定在九八年这个时间点,借着信息化军改的风,参加这一场国际性的特种兵竞赛。
最核心的原因就只有一个。
其实就是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力。
通过展现中国的军事实力,让中国在世界上有足够的发言权,而不至于让某国一直抹黑打压。
而要想在国际上有足够影响力,其他什么东西都只能够靠边站,唯有拳头足够硬才是真理。
所以……
陈军一行人参加特种兵竞赛,远不仅仅表面上拿冠军那么肤浅。
背后还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那是属于大国之间的博弈,属于国家的深谋远虑,正式走向世界的起步。
只有中国军人足够强,中国军队足够猛,才能让世界尊敬中国。
正是因为这里面所代表的意义,陈军心中的压力才会如此之大,不敢有哪怕一丝一毫的松懈。
此次是中国军人首次出国比赛,首战必须打出一个开门红。
没有第二条路!
要是中国队不能打出好成绩,那可不是丢脸丢到了国外那么简单,那可是会影响到国际声望。
其所这层的负面影响,根本无法用笔墨来形容。
因此陈军在出征时喊出的口号,才是那一句带着视死如归,带着破釜沉舟意志的军令状——
“要么赢,要么死!!”
带着这份破釜沉舟的决心,陈军把目标直接定在了冠军,不管是哪个国家,只要挡在前面全部干掉。
为了能够达成这个终极目标,陈军必须在分队上做出偏颇。
那就是集所有精华,组最强锋刃。
从八个人中挑出四个最强的,最适合这一场原始丛林竞赛的队员,组成一支最强的中国队。
由这个队来负责冲击冠军,为国家拿到国际军事竞赛的首个冠军。
第二队则是作为辅助队伍,目标是争取拿第二名,同时还要设法保“主队”,在必要的时候做出牺牲。
陈军的想法是很极端的,也是成功率最高的打法。
然而李大勇大校却并不同意!
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李大勇大校对比赛安排有一定的话语权,有足够的权利约束作为队长的陈军。
李大勇大校属于典型的中国性格,也就是偏向于儒家主打的中庸。
陈军这套一主一辅的配置,在他看来过于激进,万一为主的这一队出意外,那中国队彻底没了夺冠机会。
李大勇大校更倾向于中庸平衡,把八个人的实力进行平均分配。
把鸡蛋平均放到两个篮子里,这样即便其中一个篮子打翻了,还有另外一个篮子里的鸡蛋。
等于就是两支队伍齐头并进,比一支队伍单独冲锋希望更大。
至于两支队伍实力平均下来,实力没有办法达到巅峰这问题,李大勇大校有属于它的合理解释。
起码他认为合理的解释!
首先就是这场竞赛的规则很明显,不能够提前抵达,在李大勇大校看来,就不需要太强的实力。
主要考验选手的坚持与毅力,能否撑过七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