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祭祖 (第3/3页)
不多半个小时才到达竹屋。
夏平安进门,院子里很热闹,坐着好多他认识的长辈。
有几张年轻的脸穿梭来往在宾客间添茶倒水,待客,寒暄。
夏平安正在打量竹屋,夏革昌喊他:“你啥子时候到的?”
“大伯。”
夏小安拿了竹制茶具给夏平安倒茶:“大哥,喝茶。
这茶冬天喝特别好,暖胃,姐姐说这是红茶,是我和姐姐上山采的各种草草药做的。”
夏小安看似很热情,但兄弟二人都能感觉到疏离,陌生。
夏平安伸手就要去摸夏小安的头顶,夏小安本能的躲开了,提着茶炊去迎客。
乡邻三三两两的来,都提着礼物,坐下,说说笑笑,喝杯茶,吃两块点心,
心意送到了就离开,还有别人要来呢。
要是大家伙一起来,竹屋可坐不下,所以都很自觉的分批来。
秀才帮衬着余牧舟给走的乡邻回礼,
是他根据秀才提供的消息针对不同的人,针对远近亲疏挑选的不同的却合对方心意的礼物。
“叔,这都是知安准备的。”
“婶,要谢您当初惦记着知安,所以这是心意,您得收下。”
“您老慢走。”
“知安说谢谢大家帮衬着才有家。”
每句话都要提知安,让一旁的王医生脸抽抽要中风。
晚饭的时候夏孟生对夏革昌道:“明日祭祖,不等年三十了。
祭品我这边会准备。”
夏革昌点头:“应该的。”
他以为三叔是迫不及待要告诉夏家先祖。
唉,这本是他这一支的荣光啊!
去年他提议要修建夏氏宗祠,夏知安反对,说不符合现在国情,
但是如果与乡村振新,乡村文化相融合,使其成为文明纽带,她不反对。
于是,他在请教了秀才后,修建夏氏宗祠,增设老人照料中心,文化礼堂,赋予其公共服务属性。
临近年末,这一次祭祖,除了夏知安,夏氏族人悉数到齐,包括几座山那边的族人。
夏小安代表姐姐夏知安行祭祖流程,上第一柱香。
这些规矩是昨晚余牧舟手把手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