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五章 方法不在新,管用就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百三十五章 方法不在新,管用就行 (第2/3页)

   不过于大章知道不会这么容易的。

    因为之前方鹏的供述里曾提到过,他被运送出来的时候,中途曾换过一次车。

    对方肯定早就做好了防范。

    但于大章还是存在一点侥幸心理。

    三年啊,这么久的时间,难道就没有一次要人要得急的时候?

    而且这么长时间也足够让人放松警惕了。

    “在雁城和建宁的交界处。”

    那名青年回答得很干脆:

    “对方会随机选好一处没有监控的路段,而且是那种偏僻且人迹罕至的地方,但范围不变,全是在两城的交界处。”

    这种交接方式很常见,于大章在前世查案时,就曾多次碰到过类似的情况。

    尽管这种方式缺乏新意,但它的实用性却是不可忽视的。

    像他们这样负责运送的人,会被形象地称为“脚”。

    这些“脚”彼此之间互不相识。

    他们唯一的联系就是在交接的时候短暂接触一下。

    这样安排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各个“脚”隔离开来。

    一旦某个“脚”被抓获,由于他们之间缺乏直接联系,线索就会在这里断掉。

    是不是觉得这个方式有点熟悉?

    因为影视剧里经常引用到这种犯罪情节,这算是为数不多贴近现实的桥段了。

    就比如现在。

    被抓的这三个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联系对方。

    每次他们接人,都是对方去联系他们,用的还都是网络电话。

    “你们就一次都没有去其他地方接过人?”负责审讯的警员问道。

    看得出来,他不甘心线索就在这断了。

    他们所有人可是整整蹲守了五天。

    “没有。”那名青年摇摇头:

    “一次都没有,交接的地点从来没离开过两城交界的地方。”

    太谨慎了……于大章都有些惊叹于对方的做事风格了。

    三年时间,严格按照制定好的规矩做事,居然一次都没有破例过。

    线索要断啊!

    听到这里,他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

    对方早在几年前就预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早就对此做了应对。

    就不能通过这三个人将上一层“脚”钓出来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