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四章 开门,做生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二百一十四章 开门,做生意! (第1/3页)

    对弯津的突发性变化,原野也有点看不太懂了。他就是比着葫芦画瓢,习惯性的扶助工商业,完全没料到民间会反应如此激烈——按他的预期,这景象怎么也要再过个三五年才能看到点苗头。

    大概,这是一种“要素聚集效应”?

    当某些条件齐全后,不用再人为干涉,这些条件自然而然就发生“化学反应”,产出相对应的成果?

    现在弯津受到政策刺激,预期市场扩大,引发劳动力需求激增,进一步引发农村人口转移,出现乘数效应,使大量“边际产出为0”的零值劳动力转移到新兴工商业,致使整个社会劳动效率激增?

    劳动效率激增后劳动者收入提高,再引发需求端扩张,使大量财富进行“溢价分配”,从而导致消费结构升级,大量农村家庭从“生存型消费”开始转向“发展型消费”,从而进一步推动工商业发展?

    下一步就是资本积累和技术扩张了?扩大生产或进行技术工艺改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利润-投资-增长”的良性循环?

    直到预期市场得到兑现?

    本质上,这是一种劳动力、土地、商品生产在城乡间的重新配置,通过市场活跃化实现资源效率利用的最大化?

    原野没太看懂,很后悔当年政经课上不该只求混学分,全拿来补觉了,结果现在书到用时方恨少了,这种最初级的城乡二元制发展模型他都说不准,看得迷迷糊糊,但弯津能得到发展,这终归是好事,大概仅需要提防一下……

    马尔萨斯陷阱,注意防止出现人为性饥荒?以及过度城市化,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或者要小心价格剪刀差,导致农村赤贫化?

    经济纠纷之类的社会问题也要多关注一些,至少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完善,最好再分出一个单独的部门来处理这些事。

    原野身为弯津目前首屈一指的“经济学家”,谨慎的观察着弯津突然冒出来的澎湃活力,不停做着记录,脑子里也不停冒出新想法,感觉今年的税务报表应该相当好看。

    当然,这一切的核心都在于“预期市场”能不能兑现。

    如果预期市场不能兑现,眼前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转眼就会散去,这些工坊有一个算一个,八成都要倒闭,坊主搞不好也要有一大半要上吊自杀。

    所以,这次“卖货远征”更不能轻忽了,哪怕不会有太多硝烟,不会死太多人,但这场战争仍能决定弯津的未来。

    失败了,弯津要被打回原形,未来五到十年都缓不过气来。

    弯津缓不过气来,原野就没力量去登陆北伊势抢地盘,没有地盘他就没法继续发育,不能发育,他就完不成最终计划,这次穿越遭的罪就白遭了!

    …………

    事物的发展总是层层推进,原野本来只是想支持平岛吉次郎等人走出去,顺便利用这次航行去完成另一个支线任务,但现在情况完全变了,或者该说随着事态的快速发展,他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以保证万无一失。

    这时候单凭原野自己积攒下的底蕴肯定是不够的,他也没客气,马上去寻求两位盟友的协助,问他们借船。

    嗯,这时代曰本战船商船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是安宅船、关船和小早船,他不需要士兵,只要把船和普通水手借给他用用就行了——他准备把这些船改装一下,组织一支大型武装商船队,这些船一边拉货一边辅助战斗。

    主要是这次卖货要参与的中小型工商业主太多,又在加班拼命生产,运输需求突然暴增,只凭弯津船厂短时间内造不出那么多合用的船只,也就只能借了。

    过了个这坎就好了,弯津船厂在扩建,给他们些时间,慢慢会把船只数量补上来。

    而织田信长还是比较大方的,他现在正用着原野的施工队在小牧山帮忙筑城,看到原野连老婆都派来找他借船了,再问问是打算卖货,随手一挥就借给他十余条关船,根本不在乎热田港的海贸会不会受影响。

    或者说,他巴不得原野离热田港远一些,别没事就派人在热田港进进出出,更不信弯津能把热田港的生意真给抢光了。

    松平元康同样比较好说话,原野的目光转移到大海上,花时间精力去远处卖货,总比在知多半岛东北角囤积重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