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0章:说书?陈浪表示这个我也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80章:说书?陈浪表示这个我也会 (第2/3页)

登门了。

    什么看重才华,都是假的,皇城司要吸纳的,绝不是自己这样的人。

    那个宋都尉,到底想干什么。

    陈浪搞不明白。

    ……

    到了第二天,县城各处的布告栏上,出现了两张全新的告示。

    第一张是通缉令,通缉的对象就是红莲会,举报、活捉红莲会骨干,都能得到衙门的嘉奖。

    第二张则是退款告示,所有给红莲会交了钱的百姓,都可以去衙门领取自己的会费。

    第二张告示,获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因为老百姓也没想到,失去的钱,竟然还能找回来。

    尤其是那些交了几百两上千两的人家,更是对衙门感恩戴德,一块块歌颂衙门功德的匾额,如雪片一般往衙门里面飞。

    实际上衙门只追回来了一小部分赃款,其余的赃款,早就被转移走了。

    多出来的这部分钱,是衙门自掏腰包给老百姓补上的。

    作出这个决策的人,是常安民。

    来到临水县后,常安民一直都不显山不漏水,衙门的事情,也多是交给主簿、县丞二人去处理。

    这也让临水本地的官员,误以为常安民就是下来镀金的,对他生出了几分轻视。

    然而常安民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不发声则已,发声就要惊人!

    补偿老百姓损失,就是常安民来到临水县后,发出的第一个声音。

    足够震耳欲聋。

    衙门内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这些官员认为,老百姓自己犯蠢,给骗子送钱,凭啥要用衙门的钱来补这个窟窿?

    但常安民一改之前的态度,变得无比强硬,最终还是促成了这件事儿。

    至此,临水县本地的官员们,才终于意识到,这个人可不是来镀金的。

    衙门在内斗,皇城司也没闲着。

    几个皇城司的人,来到了南河县河中村,打探陈老汉一家的下落,结果得知陈老汉一家,一夜之间就搬走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哪儿。

    这几个皇城司的人,用娴熟的技巧,从村里人的口中,打探到了一些陈浪的事情。

    这是一个人渣忽然变成才子的故事。

    至于为什么会转变,同样无人知晓。

    当然,皇城司最关心的,依旧是陈浪的年龄。

    但问了一圈下来后,得到的答案都是二十五岁。

    确实跟李世荣遗腹子的年龄对不上。

    将这个情报上呈给宋柯后,宋柯意识到,想要真正搞明白陈浪的年龄,还是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