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听话就打,听话就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听话就打,听话就哄 (第2/3页)

小伙,亲亲热热的给他打了个招呼,“张叔你坐会,我现在就烧水。”

    好嘛,原来连水都没现成的。老张摆手道:“算了算了,小王,你媳妇呢?”

    “楼上呢,在化妆。”

    “化妆?”

    陈诺无奈的叹了口气,“是啊,化妆。”

    昨天晚上春晚结束,两人就各自回房睡了。

    结果早上吃早饭的时候,二人突然接到一个张一谋张大导演给的宣传任务,要他们两个人去逛逛宜昌城。

    身为绯闻炒作大师的陈诺根本不需要问,就明白国师是在打什么主意。

    按照陈诺的理解,就是看能不能趁着大过年的时候,给《山楂树之恋》找点热度,加点自来水。

    他认为,这是张一谋看着人家小沈阳一夜之间爆火,眼红了。

    说来也是,上辈子国师脑子发晕,去拍了一部臭名昭著闻名遐迩的《三枪拍案惊奇》,不就是因为看着人家太火,想蹭个热度吗?

    而这一世,因为他陈诺的关系,张导演错过了跟小沈阳合作的机会,估计这个时候是心里有点后悔。

    所以这么做,也是想测试测试他陈某是不是被小沈阳挤压得过气了也不一定。

    不得不说,陈诺的心理实在是太过阴暗,尤其是他那些上辈子见闻跟这辈子的经历加在一起,脑补的情节可以去让麦家添油加醋一番,写个什么暗战了。

    人家张一谋其实只是昨晚在和张韦平的拜年电话里,听张韦平说起去年风声大卖,跟陈诺和文咏杉炒作分手恋情脱不开关系,而陈诺这小子的感情生活,至少在东亚,都具有相当大的市场。

    他卖一个瓜出来,起码有三个国家的人都要买单,中日韩。

    要是再劲爆点,呵呵,引爆全世界也不是不可能,比如爱德华·小丑·陈,宣布准备变个性啥的。

    尤其张韦平还提到一条张一谋之前还真的不太了解的消息,就是陈诺的FACEBOOK账号。

    目前关注人数341万,主页点赞量已经超过60万,是那个网站关注度最高的账号了。

    同时,每天还在以几万粉丝的速度递增。

    不仅如此,他在的这个facebook网站发展得还越来越好,眼看前途无量。

    这个月大名鼎鼎的美国微软提议用160亿美金收购这个网站。

    原因是在爱德华·陈的带动下,FB每月市场份额比之前有着显著提高,并且用户数量也有那么一丢丢膨胀加速的趋势。微软对自家2.4亿美金购买的那1.6%股份不再满足……

    结果还被他们公司ceo,一个20来岁,跟陈诺差不多大的年轻人拒绝了。

    华尔街日报上的这篇报道也不知道准确不准确,但是,由此可见,山楂树票房大卖的关键,真的是陈诺这个点啊谋子。

    电话里,艺术家张一谋对张伟平口中这些个商业上的东西听得似懂非懂。

    但是最后张韦平给的建议他听进去了。

    就是让陈诺明天和女主角一起去逛逛街,如果被拍了,那就看看效果。

    效果好,那日后山楂树上映的时候,咱们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风声吃肉山楂喝汤。

    而假如没事发生,那也算是在戏外继续为他们营造一点情侣的氛围,也不亏嘛是不是?

    张韦平说在电话里到最后,乐呵呵的笑了出来。张一谋也跟着笑了,问道:“那要不要他们戴口罩?”

    张韦平斩钉截铁道:“戴,肯定要戴,不戴就太假了。陈诺刘艺霏上街不戴口罩,傻子都知道我们在炒作了。”

    所以,小沈阳再火,那也是今天开始的事。张导再怎么号称国师,那也没有达到袁天罡张三丰那种料事如神的水平。

    陈诺的想法,那是他多疑的性格再度冒出来作祟。

    不过,不管张一谋导演是怎么想的,作为一个演员。

    无论陈诺也好,刘艺霏也罢,配合宣传都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只要张导的手法别太过分,毕竟也是他们自己的电影,谁又不想有个好的成绩呢?

    尤其是头一回在这种电影里担任唯一女主的刘艺霏刘小姐。

    接收到任务之后,陈诺跟她开着剧组的车出来,这人说她的私人化妆包放在这边,当初进组的时候没有带走,要过来化完妆再跟他一起逛街。

    陈诺对此真是无语极了,铁定两个人是要戴口罩的,化不化妆重要吗?关键是他公司的两个当红女艺人加一个文咏杉,谁素颜也不丑啊。

    但是刘艺霏小性子上来了,就不干,非要来。

    犟了半天,关键方向盘在人家手里,那陈诺也只能跟着一起来了。

    结果一折腾就是一早上,眼见快到中午了,还没能出门。

    陈诺刚才在的房间就是刘艺霏的。

    老张进院子里的时候,他还正在里面阴阳人家茜茜,说她有这个功夫化几层妆上几层粉,不如去箍个牙,结果差点没被打死。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张来了,还真是救了他一命。

    陈诺和老张坐在一楼的客厅里聊了一会。

    好几天不见,老张不知不觉就敞开心扉,把家长里短的事儿都说了一遍,尤其是刚才发生的那一番冲突,

    之后又叹息道:“其实也不只是今天,这城里人啊,跟咱们乡下人真的不一样。来了几天,吃不惯睡不惯,天天闹着要回去。我才买的新电视她也不看,还说我们这村里头没有么子电脑,她卖不了么子网……”

    陈诺也没有纠正不是卖网是上网,更没有批判人家儿媳妇的意思。

    反而跟着老张一起唉声叹气了一会儿,说城里人啊,就是这样滴,大多数都是娇生惯养的。张叔叔啊,你消消气,大过年的,还是要以和为贵。有什么矛盾还是劝一劝,毕竟都是一家人,家和万事兴嘛。

    老张听得连连点头,叹息道:“小王啊,你年纪不大,但这话啊,说得是句句在理。哎,你爸妈有福气啊。我要是你老汉,你过年不回去,肯定宁愿出几百块钱买车票,也要来看你。”

    陈诺呵呵笑道:“我老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