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七章 媒体试映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一百三十七章 媒体试映会 (第1/3页)

    “皮埃尔·里斯埃说: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节始终是戛纳。”

    “在他口中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节,这次给足了王嘉卫面子。他的新片《蓝莓之夜》成为戛纳有史以来第一部既是开幕片又是参赛片的电影。”

    “在5月16日开幕式前举行的《蓝莓之夜》媒体放映场中,一共有400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记者早早赶到影节宫排队等候,但因为座位有限,有一半的记者不能进场。”

    “电影开始后很久,还有很多记者在场外徘徊。能不能看到王家卫的电影,成为了电影节开幕前一天记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在电影媒体场之后的全球记者会上,王家卫戴着墨镜,穿着黑衣,领着诺陈和艾玛·斯通两位主演进场,活像一位黑帮老大。而他的两位主演,在媒体会上也备受追捧。”

    “追捧?”

    裘德洛看着手里的报纸,重复了一遍。

    他抬头看向桌子对面,正在笔记本电脑上敲打着键盘的红发中年女人。

    “瑞秋,你去参加了记者会,他真的有如此受欢迎?”

    瑞秋·摩尔,美国著名影评家,也是这次美国《时代》杂志的特约影评人,正在赶着自己的稿子。

    她需要今天就把这篇影评传回美国,以便第二天在《时代》上进行刊登。

    裘德洛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瑞秋·摩尔不得不暂停自己的工作,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来。

    “你究竟想问什么?裘德。”

    裘德洛扬了扬手里的报纸,“我只是想知道,取代我位置的人做得有多好?”

    瑞秋·摩尔微笑道:“裘德,我建议是今晚你亲自去看一看。”

    裘德洛提高了声调:“我当然会去,但我想提前知道媒体怎么看!”

    瑞秋·摩尔指了指桌子上的电影专业杂志《SCREEN》。

    “这上面不是已经刊登了媒体评价吗?10个分别来自不同国家的媒体,除了一家弃权外,三家给出了三棵金棕榈,其中五家给出了四棵,还有一家意大利媒体给出了五颗金棕榈。”

    “他们的评分针对的是这部电影。而我想知道的,是这个乳臭未干的中国小孩,他的表现怎么样?他凭什么抢了我的角色?”

    瑞秋·摩尔道:“裘德,你是个专业的演员,你今天去看完电影之后,应该可以用你的眼睛,得出客观的评价。”

    裘德洛道:“我就想听听你的意见。”

    瑞秋·摩尔道:“裘德,他只是一个年轻人,在我看来,他的演技虽然还看得过去,但是,他毕竟还年轻。拜托,你可是获得过英国影艺学院最佳男配角奖的人,甚至去年还被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他怎么可能和你相提并论?在我看来,王没有选择你,简直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失误。”

    裘德洛心满意足的笑了:“瑞秋,谢谢你的夸奖。好吧,我今晚会在开幕式的后台跟他握握手。现在我准备回房休息一下了,你呢?”

    瑞秋·摩尔道:“我准备继续工作。”

    裘德洛走了。

    瑞秋·摩尔看着他的背影,默默地摇摇头。

    自己的这位英国好友,18岁出道,从英国戏剧舞台到美国百老汇,再到好莱坞,一路顺风顺水。

    英俊的面容和令人着迷的蓝眼睛,更是让美国《人物》杂志对他青睐有加,前年被评选为全球最性感的男人。

    所以,在王嘉卫这部《蓝莓之夜》的男主角竞争中落败,尤其是输给了一名19岁的中国演员,这让他几个月来,都一直耿耿于怀。

    这次来到戛纳,可以说一半原因,都是为了陈而来。

    瑞秋·摩尔知道他想看到什么,想看到《蓝莓之夜》迎来一场惨败,被媒体痛批,而那个陈被全世界影评人大肆嘲笑。

    陈会吗?

    虽然他的表演在自己看来灵性十足,但是,他毕竟是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在这一部白人电影中,显得是那么突兀。

    瑞秋·摩尔想了一会儿,觉得假如真的有媒体大肆贬低陈的演技,那应该是主编疯了。

    哪怕在电影圈杂志里,最种族主义的《好莱坞报道》也应该不可能去抨击他的演技。

    最多视而不见。

    但是,视而不见就已经是对他最大的不公平。

    算了,别想了。

    自己的稿子还有很多要写的,《时代》那边已经在催了。

    瑞尔·摩尔把目光投向了电脑屏幕上的word文档,那里刚被切换到了新的一页,大半的地方都是空白的,只有最上面有几行短短的文字。

    “我恨不得用一万字去描写诺陈与艾玛·斯通之间的火花。这两个年轻演员的演技碰撞,毫无疑问是天才级别的,甚至让我想起了《教父》里的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这个比喻固然从各个方面来说都不伦不类,但它同时又是那么恰如其分……”

    2006年5月17日,60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式隆重举行。

    王嘉卫是这一届戛纳评委会主席,他导演的《蓝莓之夜》又是开幕影片和主竞赛单元参赛电影,所以,它的接待规格毫无疑问是所有参赛电影里的最高档次。

    甚至说是独一档也不未过。

    当陈诺和艾玛·斯通,跟着王嘉卫第一批进场,走上数十米长的红毯之时,不仅整个红毯上仅仅只有他们一家剧组,而且戛纳官方给他们足足预留了十分钟的媒体拍照时间。

    这让头一次参加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的陈诺,享受了上百个镁光灯同时对他闪起的盛大阵仗。

    其实《蓝莓之夜》的高礼遇也不仅仅是王嘉卫的面子,头一天的媒体试映会的成功也占了相当部分因素。

    毕竟,这个年代的戛纳还不像后来,越来越向好莱坞靠拢。和柏林,威尼斯的态度背道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