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章 天容海色本澄清!(三合一,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29章 天容海色本澄清!(三合一,求月票!!!) (第3/3页)

画用高明的笔触,画的死气沉沉的。

    “这里啊。”

    周越依旧是笑着,“这里回去再画。”

    “我懂了,周老师,你是打算,在这个布局空旷的地方,加上你的设计?”

    董阳似有所悟。

    “聪明。”周越笑着道,“回去之后,再把这个画上,现在就连建筑主体都没有确定下来,不过我想,过些时日就有了。”

    “什么设计?”高英杰好奇。

    董阳解释道,“这个地块的建筑,我们这边接了项目之后,委托给周老师来设计了,我倒是没想到,周老师不仅仅是图纸画的好,就连这种风格的绘画,也一样能够画出来,并且还画的这么好。”

    这个就是内行和外行的区别。

    董阳不懂什么构图,什么色彩。

    但只是看这张画,就觉得漂亮。

    确实是极富有美感。

    很难想象。

    这张画出自一个建筑设计师之手。

    建筑师,画家?

    怎么看起来感觉有些违和?

    但如果是周老师的话,那就还完全可以接受?

    董阳轻轻的感叹。

    周老师怎么这么神秘。

    总是能够给他一些惊喜。

    或者说,每次见到周老师的时候,都能够被周老师新表现出来的东西所折服。

    这绘画,虽然说周老师自己说是爱好。

    但却看起来,并不是简单的爱好那么简单。

    这是有专业人士认证的!

    可能天才就是这样吧。

    此前,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画家,基本都是建筑大师。

    用这种天才来衡量,就没有那么违和了。

    “这里据说要建一个大剧院?都是这位周老师来设计?”高英杰惊诧。

    他也是震惊不小。

    一个大剧院啊,原来眼前之人,还是个建筑师?

    “也不都是我来设计了,还有很多人跟着呢。”

    “确实,我也能跟着周老师学一学。”董阳点头道。

    “还不知道你们的名字呢。”那金发的青年人笑着,“我叫高英杰,是华国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

    金发青年人伸出手来,笑容像是阳光一样和煦。

    “周越,宁大的建筑系老师。”

    “我叫董阳,在京华读博。”

    两个人都是伸出了手。

    金发青年人有些石化,他觉得,他们都是几近同龄人才对?

    但是。

    “这么年轻的大学老师?”

    “这么年轻的博士?”

    而且还都是国内知名高校的?

    京华那就更不用说了,从小到大,每个华国人都被灌输要考京华的梦想。

    “现在你们说负责这个项目,我是真的信了。”高英杰回过神来,深以为然的道。

    他又看了一眼那张画。

    “我想看看这张画的成品是什么样子的,到时候可以发给我吗?”

    “自然可以。”

    周越也为有这么一个绘画的朋友感到高兴。

    而且还是顶尖美院之一的学生。

    最关键的是,在绘画上面,天赋极为的不错!

    “你们晚上要回去吗,要不要一起吃个晚饭?”

    “不回去。”周越轻轻的摇了摇头。

    董阳看了他一眼,之后也点头。

    “听周老师的。”

    “好啊。”

    高英杰拉着两个人去餐厅吃了个晚饭。

    期间,他对两个人的了解更加的深了。

    一个二十二岁的京华博士,怎么感觉像是两个人以这位周老师为主一样。

    等到两人离开之后。

    高英杰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两个人的资料。

    “宁大的老师?这头衔怎么那么多?”

    高英杰有些震撼。

    “国家级建筑学人才?”

    “为什么画画的还这么好?”

    高英杰百分之百的确信,周越可能不会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绘画上,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就连画板都是刚买的。

    然而,那种技法,甚至对于空间的布置,怎么看都是让人觉得极为惊艳的。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吗?”

    怎么感觉自己和他一比,都黯然失色呢?

    而且。

    他看了一眼电脑屏幕。

    上面的一串介绍。

    “人比人还是要死啊,尤其是艺术方面。”

    他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差了,一路都是顺风顺水的。

    在绘画方面,哪怕是在国内,他觉得青年一辈之中,很少能够有人与他相比的。

    即便是国际范围内,他也觉得自己的技法比较成熟了。

    但是和真正的天才一比。

    好像自己这些年的努力又都算不了什么了。

    高英杰也只能是轻轻的感叹了一下。

    努力吧,争取让自己的努力能够比得上别人的天赋。

    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可能,他见到周越的样子,就是和普通人见到他的时候心里想的一样吧。

    第二天。

    周越他们上午逛了一下济省的著名景点,下午就回到了京华大学。

    “周老师该准备备课了。”

    “毕竟明天就要给那些合作者讲课,到时候可能还会有院士过来听。”董阳道,“出去转转确实是把心情放松了许多,”

    “备课?”周越有些意外的开口,“我的计划书不是写的很明白吗?”

    “我觉得到时候,把上面那些公式的基本理论讲明白就可以了。”

    “这用不着备课吧。”

    董阳,“……”

    那可是十二个项目书。

    公式的基础理论,以及底层逻辑,都能写一本教材了,不过如果是周老师的话,那不备课也说得过去。

    周越想了一下开口,“不过我觉得,你们应该也听听其他学院的课,让他们的院士来给我们也做相应的培训。”

    “这个我到时候和曹教授说。”董阳点了点头。

    虽然说他们是主办方。

    但是既然是学科交叉,就应该把其他学科的内容也学一学。

    编程他们会,但也只是一些基础的而已。

    其他学科,毕竟也是理工科,他们这些人学起来应该不会太难。

    京华大学的学生,也就只有在面对周老师的那本天书的时候叫苦不迭而已。

    其他学科的话,如果能够学到更多,那今后的学科交叉也会更加的稳定和便利。

    “周老师打算听机械,计算机,他们的课程吗?”

    周越轻轻的摇头,“暂时,只要是和建筑贴边的,无论是计算机还是机械,我都稍微的懂一些,不太需要继续的培训。”

    董阳明白了。

    周老师说的懂一些。

    那可能就是亿点点了。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