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自我怀疑的李忠 (第2/3页)
道:“为何没有必要?”
那汉子正色道:“去年江南大旱,大家都看在眼里,朝廷大力赈灾,连户部尚书卢相公都亲自来了,帮江南五州渡过困难。”
“朝廷为何要打仗,我不懂,不过我们都知道,有朝廷守着大家,就算闹了灾,我们也不会饿死。既如此,当然要全力支持朝廷了。”
李孝听完后,怔怔不语。
去年江南闹灾,他并未受到任何影响,照样过着皇子的奢侈生活,也未曾多关注。
却不想,对地方百姓们来说,灾害是如此严重的事情。
他们支持国家打仗,并非什么荣誉问题,又或身为大唐子民的骄傲,仅仅因为受灾时,国家肯赈济他们。
这一点,与长安百姓形成鲜明对比。
两日之后,李孝三人终于抵达了莱州治所,掖城。
李忠早听说了三个弟弟要来帮自己,不仅李治特地嘱咐过他,要关照弟弟,就连他生母刘充嫒也给他写了一封信,让他一定要照顾好三人。
所以李忠听说三人入城后,便心急火燎的放下手头之事,朝城门飞奔而去。
来到掖城西门,四顾张望,却看不见李孝三人,正当他有些焦急时,忽听身后有人喊他。
转头一看,只见一个小茶棚内,李孝三人正坐在一张桌子旁,喝着茶。
李忠愣住了,他虽然也经常微服出行,与普通民众交谈,却也从未喝过路边摊子的茶水。
这三个弟弟平日里娇生惯养,一直待在长安,竟比他这个外放几年的藩王,更能融入普通百姓生活。
“难道是我有问题吗?”他不禁怀疑起自己。
来到茶棚边,李忠刚要开口,李廉拍了拍旁边的长椅,道:“大兄,坐下来说话吧。”
瞧他们这架势,似乎还要继续坐着,而且瞧这态度,也不知谁是客人谁是主人了。
他们毕竟人多,李忠只好坐下,说道:“你们一路过来,辛苦了吧,我在府中设了宴,为你们接风洗尘。”
李勇一摆手,道:“大兄,这些待会再说,莱州的战事准备,可做好了吗?”
李忠道:“高侃将军早就准备好了,不过具体出兵时间,因为是机密,他并未透露给我。”
李勇喜道:“这是应该的,不过我琢磨着,肯定是这个月进攻,不会错的。”
李孝道:“大兄,我们这次过来,是奉父亲之命,帮你调度粮食的,先带我们去仓库看一下吧?”
李忠又呆住了。
这三个兄弟一来就都谈论正事,从他们身上,也感受不到当初在长安时的轻浮感了。
“难道真是我的问题?我在莱州这几年的长进,还不如他们仨在长安?”李忠再次怀疑人生。
“大兄,别发呆啊,喝了这碗茶,就赶紧带我们去仓库吧!”李廉给他倒了一杯茶水。
李忠还有些发怔,见他递过茶水,就接过喝了,入口之后,觉得有点酸,水中似乎还有沙子。
三人也都是一口将碗中剩余茶水喝完,脸上毫无异色。
李勇笑道:“大兄,你是东道主,这顿茶可得你请。”
李忠:“……”
接下来几日,李忠终于确认,这三个兄弟在城门口的表现并非演出来的,他们确实大有长进。
不过幸好也只是性子长进不少,在见识上,尚不如自己,这也让他心中平衡了许多。
在各种州务、后勤事务上,李忠细心教导三人,三人也学的很认真,很快就能给他帮上忙了。
时间过得真快,很快来到九月十三,高侃终于将出兵日期告诉了李忠,九月十五,朝廷八路大军,一起向高句丽进军。
李忠也将情况告诉了三个兄弟。
……
九月十五,营州,柳城。
寅时刚过,鸡鸣声刚起,一阵雄浑的鼓声便压下了鸡鸣声。
这是一间九人住的营帐,一听到鼓声,众军士都吃了一惊,慌慌张张坐起身,准备穿衣服。
李慕唐反应最快,穿衣服速度也最快,他对营州的气候更熟悉一些,故而精神头比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