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媚娘,帮朕一个忙 (第3/3页)
难怪她无论如何,也不愿再提感业寺的经历。
他将武媚娘抱在怀里,柔声道:“媚娘,不愿想就别去想了,都过去了。”
武媚娘在他怀里趴了好久,才接着道:“我将一名侏儒的耳朵咬下来,他们就不敢再逼迫我了。自那以后,我就对俳戏深恶痛绝。”
李治问:“那你今日为何要看俳戏呢?”
武媚娘抬起头来,问道:“陛下可知妾身今日请的命妇,都是哪些人吗?”
李治道:“不知。”
武媚娘道:“有李老夫人、程老夫人、尉迟老夫人。”
李治恍然大悟,道:“你请她们入宫设宴,是为了安抚她们?”
武媚娘点点头道:“陛下带着她们的男人上战场,这些妇人必定担心,妾身自然要安抚一二,也好让那些将军们没有后顾之忧!”
李治感叹道:“媚娘,还是你想的周到。”
武媚娘道:“程老夫人喜欢看俳戏,妾身本是为她准备的,只是没想到,会出现一名女俳优,妾身一时没能控制脾气,实在不该。”
李治缓缓道:“这不怪你,任谁有这样的经历,都很难控制下来,所以你出宫,也是为了她们吗?”
武媚娘点头道:“本是安抚她们,却因妾身无故发脾气,吓到她们了,妾身是想一一登门致歉。”
李治道:“不必如此,过几天,再请她们入宫,朕亲自作陪,帮你抚慰她们!”
武媚娘微微一笑,道:“陛下还是忙大事去吧,这些小事,妾身能够料理。若是陛下心疼妾身,不如答应妾身一件事。”
李治道:“说吧,想让朕答应什么?”
武媚娘认真的道:“妾身希望陛下能下一道旨意,禁止天下妇人为俳优之戏!”
李治吸了口气,道:“好,朕答应你。不过媚娘,朕也想请你帮一个忙。”
武媚娘凤眸一亮,道:“陛下请吩咐。”
李治站起身,来到武媚娘的凤案边,只见桌上堆了一迭纸,这是武媚娘练习过的一些书法。
“婉约流畅,意态纵横,写的是越来越好了。”李治由衷赞叹道。
武媚娘心中欢喜,微笑道:“陛下怎么突然看起妾身书法了?”
李治翻看了一会,问道:“媚娘,你有没有试着造出一些新的字来?”
武媚娘心中猛地一惊。
她练习书法时,确实曾有过创造出新文字的想法,不过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逝,并未真的尝试,毕竟被人知道,定惹人笑。
李治看她表情,便知她心中所想,道:“不必吃惊,朕有时候练习书法时,也曾有过造字的想法。”
武媚娘灿然一笑,道:“原来陛下也有过这种想法?”
李治道:“朕时常琢磨着,如今的字体,过于繁复,不利于普及,所以想将一些字,改得更简单一些。”
武媚娘面色严肃了一些,道:“陛下说的极是,眼下文字,便是从商周时期,慢慢演化而来。”
其实从历史来看,汉字简化,繁化,处于并进的过程,又被称为简繁互补。
汉字演变由来已久,从最开始的甲骨文,笔画最少,金文与之相比,笔画更多,秦朝的小篆变得更加繁复,接着演变成隶书、楷书时,又简化许多。
楷书是在南北朝开始出现,多见于碑刻之中,民间多称为“俗字”。
简单来说,就是先繁再简,字体变化,往往跟某种新字体的出现有关。
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字体简化,降低教育普及难度,才是发展趋势。
如今大唐周边不服的国家,都快要收拾完了,李治也开始琢磨着推动华夏文化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推动教育发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文字简化,便是一个极佳的方法。
字体简化,并非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李治如果直接拿出后世那套简体字替代,必定引起轩然大波。
那些文人不可能突然就接受这种新文字,甚至会觉得皇帝不尊重古老文化,那些士林界的老儒,都会跳出来反对,让李治在读书人心中的形象大减。
况且李治也根本无法解释,他简化字体的根据。
所以这件事需得慢慢来,让武媚娘这个皇后先试着简化几个字,投石探路,看看效果,观察朝野反应。
武媚娘的书法造诣很高,让她做这件事,一来可以做的更好,二来别人也不会多想。
李治道:“媚娘,这件事你可以慢慢来做,朕也只是突然萌生一个想法,到底可不可行,也不确定。”
武媚娘道:“妾身会试着创造出一种新字体,若是做的不好,陛下可不能笑话妾身。”
李治见她眼睛在发亮,显然很乐于做这种事,笑道:“媚娘,你若真能简化字体,将来定能名垂青史,被后人尊为第一贤后!”
听到李治画的大饼,武媚娘跃跃欲试,容光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