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9章 权贵与庶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429章 权贵与庶民 (第1/3页)

    清晨,阳光明媚,八月中旬,夏日之中,已多了几分初秋的萧瑟,落叶随风飘散,在水面上荡漾。

    李治将目光从水面上收了回来,回到椅子上坐下。

    每日处理完政务后,他便会盯着湖面瞧一会,因各地政务产生的烦杂思绪,就会慢慢归于平静。

    “伏胜,你说薛仁贵他们,是否都已经抵达了各自的作战地点?”李治靠在椅子上,拿起一只柑橘吃了起来。

    王伏胜低声道:“回陛下,从时间来看,羽林卫应该到了营州,也就是说,李老将军、薛将军他们几个,应该已经抵达营州。”

    李治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王伏胜接着道:“高侃将军去莱州,应该只会更快,想必也已经做好准备,只有尉迟老将军和程老将军,要前往熊津都督府,恐怕要慢一些。”

    李治道:“是啊,海路需要看天气出发,两位老将军年纪很大,估计没那么快到。”

    “陛下,臣有一件事不太明白。”王伏胜觑着李治表情,小心翼翼的问。

    李治看了他一眼,笑道:“你是想问朕,为何朕派两位老将军去熊津都督府?”

    王伏胜道:“是的。”

    李治缓缓道:“两位老将军毕竟年事已高,从熊津都督府进军,地势更为平坦,奔波也少一些。”

    王伏胜道:“是这样。”心中依然不解,契苾何力也是老将,为何皇帝就派在北路军,难道因为是胡将,就不在意他的死活?

    他自然不明白,李治让契苾何力去北四路,是因为灭高句丽之战,正是契苾何力光辉战绩之一。

    李治为了尽量减少历史偏差,才让他从北面进攻,希望这一战能更加顺利。

    李治忽然道:“伏胜,你觉得朕对二郎、三郎和四郎的历练,效果如何?”

    王伏胜忙道:“臣以为效果非常好,三位小殿下不仅懂得了民生疾苦,相互间的兄弟情谊,也加深了许多!”

    李治点点头,道:“不错,效果确实出乎意料的好,这证明他们并非不学好,只是受环境影响。”

    王伏胜道:“陛下说的极是。”

    李治道:“从这件事中,朕也瞧明白了,在教育子嗣上,要敢于放手,让他们多经磨砺,才能成大器。”

    王伏胜最清楚李治的心思,心中一惊,道:“陛下,您不会想让三位小殿下上前线吧?”

    李治笑道:“还是你知朕,不过朕也不会让他们上战场,否则只会给将军们拖后腿。朕打算让他们去莱州,给忠儿帮忙,负责后勤调运,你觉得如何?”

    王伏胜略一迟疑,道:“臣没意见。”

    他之所以迟疑,是因为在他印象中,李勇三人跟李忠的关系,一直不好。

    不过转念一想,趁着这次机会,也许能让几位皇子的关系转好。

    李治点头道:“那好,你去传旨,宣他们三个入宫觐见吧。”

    王伏胜提醒道:“陛下,明日是中秋佳节,不如等过了节,再让他们去吧。”

    李治恍然道:“明天都中秋了吗?嗯,也好,明日晚上,派人接他们入宫,一家人吃一顿饭吧。”

    王伏胜应诺一声。

    次日,中秋佳节,官员沐假一日,长安城大街上,比平时又热闹了几分,众人除了相互庆祝节日,便是讨论辽东战事。

    大唐要讨伐高句丽之事,早已传遍全城。

    酒楼和茶馆,向来是议论时政的最佳场所,出入墨佳轩的客人,又大多是殷富之家。

    这些人的观点,往往都有一定的考量,议论起来也煞有其事。

    李勇原本就对军事感兴趣,在府中时,就总派人四处打听,如今听到那些客人们讨论军事,正合他的心思。

    有时候,他给客人们送一杯茶,都能站着偷听好半晌,还是李孝过来提醒他。

    这些客人讨论的内容,无非是这次出征的八路主军将领,猜测谁能最先攻入平壤。

    一些年纪大的人,都更倾向于一些老将,比如李勣、尉迟恭、程知节。

    年轻的人,则大多和李勇的想法一样,认定薛仁贵能第一个攻入平壤城。

    这两种意见是主流。

    另外还有一些胡人认为,契苾何力才是八路军中最强的一支,也有部分世家子弟,倾向于郑仁泰,来自凉州的客商,则支持姜恪。

    总而言之,什么样的意见都有。

    而且他们讨论时,会把各个将领的光辉事迹拿出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