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朕给他搭台 (第2/3页)
当初她刚当上皇后时,还差点因为裴行俭反对她当皇后的事,准备收拾裴行俭。
此时回想,李治那个时候就已经看中了裴行俭,有意保护他,这份远见,让她钦佩不已。
李治转头望着西方,道:“朕也只是给他搭一个舞台罢了。他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朕也拭目以待。”
……
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在裴行俭升为安西都护后,便请旨迁移到了碎叶城。
这座城池是裴行俭呕心沥血建造而成,由工部尚书阎立本一笔笔勾勒的蓝图。
大小虽只有长安城五分之一不到,内部结构,却与长安城有七八成相似。
碎叶城同样是里坊结构,唯一的区别是没有宵禁制度。
碎叶城北面,也就是长安城皇宫所占的区域,便是安西都护府所在。
与长安城对比的话,安西都护府位于皇城,至于太极宫和禁苑的所在,则被裴行俭建成一座大军营。
都护府西北角落,是副都护崔知辩的衙廨。
崔知辩和裴行俭一样,出身世家,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
然而也不知为什么,他与裴行俭的关系却并不好。
穆巴为了求见裴行俭,已经在都护府等了两个多时辰。
他实在等不下去了,便请求面见副都护崔知辩。
结果这次很快就有传信了,崔知辩请他过去。
穆巴精神一振,跟着带路的文吏,沿着走廊,一路来到崔知辩的公房。
进屋之后,他先行了一个穆国的礼节,随后又行了一个大唐的礼节。
“穆巴拜见崔都督。”
崔知辩是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中的乌水房,今年才四十出头,双鬓却已见白,五官俊逸,身上自有一股大唐世家子弟的风骨气质。
“穆相不必多礼,请坐。”崔知辩抬了抬手。
穆巴却并不就坐,拱手道:“穆巴身为穆国国相,这次奉鄙国国王之命,前来求见裴大都护,只可惜苦等两个时辰,却未能面见大都护。”
崔知辩命人奉了茶,淡淡道:“他正在见李遮匐,自然没功夫见你了。”
穆巴面色涨红的道:“突厥人不讲规矩,出兵劫掠我穆国都城,西域各国无不愤慨!裴都护却面见突厥人,把我晾在一旁,实在教人心寒。”
崔知辩盯着他桌上的茶,冷着脸,一言不发。
穆巴心中一凛,赶忙端起茶,道:“多谢崔都护的茶。”将杯中茶啜了一口,这才放下。
他知道唐人待客讲究礼仪,喜欢先喝茶再谈话。
自己刚才没有喝茶就开口,便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
崔知辩这才收回目光,端起茶杯,吹了口气,慢慢啜饮。
他喝的很慢,也并没有开口的意思。
穆巴无奈,也只好又端起茶杯,陪他喝了起来。
过了好半晌,崔知辩一杯茶才喝完,终于开口了。
“西域各国,谁都知道,我跟裴都护不和。可外使刚才说裴都护的话,本人却不能苟同。”
穆巴怔怔道:“在下哪里说错了吗?”
崔知辩缓缓道:“李遮匐是蒙池都督府的官员,属于我大唐官员。而贵国虽臣属大唐,却只有国王一人,受我大唐册封。”
“换句话说,阁下虽是穆国国相,在我大唐却并无官职。裴都护先见李遮匐,后见阁下,这符合我大唐规制。”
穆巴咬了咬牙,心道:“看来唐人都是一样,都偏向突厥人!”
崔知辩放下茶杯,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道:“你觉得我大唐不公?”
穆巴不说话,这就相当于默认了。
崔知辩冷冷道:“那我可以告诉你,我从来都信不过突厥人。若是我当安西都护,一定请旨灭了突厥!”
穆巴大喜,道:“那这次的事,还请崔都护仗义执言,替我穆国讨回一个公道。”
崔知辩摇头道:“你不明白,裴都护深受陛下信任,况且突厥人年年缴纳赋税,还向碎叶城派出五千士兵戍值,你觉得陛下会偏向哪边?”
穆巴一咬牙,道:“我们穆国也可缴纳赋税,提供士兵!”
崔知辩扫了他一眼:“这事你能做主吗?”
穆巴道:“只要我提议,国王一定同意。”
崔知辩道:“你们能上交多少税收,提供多少兵丁?”
穆巴道:“和突厥人一样!”
崔知辩道:“好,今年岁末时,你们前往长安,向鸿胪寺提及此事。到时陛下定会赏赐你们,将来裴都护再敢偏心突厥,我帮你们说话。”
穆巴道:“非要等到年底吗?我们现在就可派遣使节,前往长安啊!”
崔知辩道:“现在不行,陛下只有岁末才会问起你们情况,你现在去长安,见不到陛下。”
穆巴脸色苍白,道:“那这次的事,就算了不成?”
崔知辩又端起茶杯,道:“局势如此,我也没有办法。”
穆巴沉默了一会,忽然道:“我最近听人说,安国跟大食人走的很近,若是知道大唐偏向突厥人,只怕会投靠大食国。”
崔知辩淡淡道:“无妨,陛下已传下旨意,大食内乱,让安西都护府做好帮吐火罗复国准备。他们若敢叛唐,顺路收拾了,不费什么功夫。”
穆巴后背一凉,赶忙陪笑道:“那是那是……他们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