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3章 沧州府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403章 沧州府兵 (第2/3页)

慕唐笑道:“你是小荣吗?”

    小童惊讶道:“是啊,你认识我吗?”

    李慕唐笑道:“我是你堂兄。”

    小童先是一愣,随即大喜,扭头就朝屋里面狂奔,嘴里大喊道:“爹,娘,堂兄来了!”

    不一会,李慕唐的二叔李休哥便走了出来,打量了李慕唐一眼,哈哈一笑。

    “好小子,竟长得这般壮实,入秋的征兵考核,你一定能过!”

    李休哥也是契丹人,不过他和李莫哥不同,当初留在了契丹。

    后来契丹被灭,他成为俘虏,原本是要被送去江南一座折冲府,充任府兵。

    对这些生长在北方的契丹人来说,前往江南生活,会非常不适应。

    尤其是他们的家眷,根本不会农耕和织布,就算给他们田地,也没有生产能力,很可能饿死。

    李休哥正感绝望时,李莫哥忽然来到营州,找到了他。

    兄弟俩见面后,都感唏嘘,李休哥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李莫哥的话,随他去唐朝。

    李莫哥花了不少钱,求了不少人情,总算打点成功,让他分配到沧州折冲府。

    在李莫哥帮助下,李休哥一家人得以在沧州安家,李休哥也成为大唐沧州折冲府的一名府兵。

    府兵是轮值的,一年只需要戍值四个月,其他时间可以忙农事。

    李休哥如今已习惯了府兵生活,他妻子也学会种田。

    除了最开始的不适应,他们很快发现,在大唐生存比在契丹更容易一些,不用担心冬天被饿死,也不用担心其他部落来劫掠。

    李休哥对自家兄长充满感激,所以十分热情的招待侄子。

    他老婆是个能干的女人,不仅学会了大唐的农耕,祖传的放牧也没丢下,家里养了八头羊。

    李休哥命妻子宰了一只羊,款待大侄子。

    到了正午,叔侄俩坐在屋子里,一边吃着羊肉,一边喝着酒。

    李休哥的儿子李荣也坐在门槛上,抱着一根大羊腿,啃得非常欢快。

    “大郎,你爹写信跟我说你要过来时,我就觉得奇怪,你不在庭州当府兵,为何非要来沧州应招府兵呢?”李休哥不解道。

    李慕唐道:“安西那边,已经有好几年没打仗了,当了府兵也没有上战场的机会。我听说营州这边在打仗,所以就过来了。”

    李休哥皱眉道:“你来晚了,前阵子刚打完了,最近已无战事。”

    李慕唐道:“侄儿在来的路上,都打听清楚了,百济的扶余福信,有作乱的趋势,倭国也才刚占据一个小岛,另外还有高句丽没吃下来,我琢磨着,将来朝廷肯定还要攻打他们。”

    李休哥一想也是,笑道:“不错,这些土地,将来迟早都是我们的。”

    叔侄俩虽然归化为唐人,但还带着契丹人的思维习惯。

    他们觉得大唐如此强大,征服周围弱小的国家,那是理所应当之事,根本不需要理由。

    李慕唐又问起如今契丹人在军营中是否会受到歧视。

    李休哥沉默了一会,道:“总还是有一些蛮横的汉裔,会找我们胡裔的麻烦。不过大多数汉裔,还算好的,你不必太过担心。”

    李慕唐奇道:“汉裔?”

    李休哥道:“就是纯血唐人,军营中有规定,所有士兵都是唐人,没有唐胡之分。所以那些纯血唐裔就自称汉裔。”

    李慕唐点点头。

    李休哥又道:“你若是受了气,别跟那些汉裔起冲突,那些上官都是汉裔,只会偏着自家人。你若是觉得气闷不过,可以找倭裔出气,不会有麻烦。”

    李慕唐讶道:“倭裔?”

    李休哥道:“就是那些被俘虏的倭人,据说他们最开始,都被编在同一个队伍里,结果这帮倭人就联合起来,经常与其他唐军起冲突。”

    “后来刘都督就把他们打散,打发到河北各地区的折冲府,估计是想尽快让他们融入唐军,咱们沧州折冲府,也调来了几十个倭裔。”

    李慕唐听了后,脸上露出喜色。

    李休哥问:“怎么了?”

    李慕唐喜道:“刘都督如此看重这帮倭人,说明很快就要攻打倭国了!”

    李休哥愣了一下,道:“不错,难怪你爹总说你聪明,脑子果然好使!”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忽然响起,李荣站起身,提着羊腿,屁颠屁颠过去开门。

    不一会,就见他跑了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