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赌上国运 (第2/3页)
就将计就计,故意让刘仁轨和孙仁师回京,让他们放松警惕。”
李勣抬手道:“不必如此,往年这二人都不会回京,今年骤然回京,反惹人生疑。”
程知节点点头,表示同意。
李治抬头望着舆图,道:“诸卿以为,他们这一战会如何打呢?”
四人都盯着地图看了起来。
过了好半晌,尉迟恭道:“如果我是倭人,会分兵两路,一路直接攻打熊津港,另一路从白江口登陆,从陆路攻击熊津港。从而形成两路夹击之势!”
白江口是熊津港南方一处入海口,由扶余义慈控制。
程知节道:“别忘了还有扶余义慈的百济军。”
尉迟恭道:“不,他们不会将作战计划告诉扶余义慈,只会在适当时候,让他们配合。”
他没有多解释,但众人都明白了。
唐军的军械,就是因为扶余福信泄露,导致被劫。如今百济混乱,没人信得过他们了。
李治目光缓缓移动,见其他几人都没有做声,显然都同意尉迟恭的说法。
李治问道:“那依诸位将军之见,我军该如何应对呢?”
又是尉迟恭最先开口。
“陛下,咱们也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对付白江口的倭军,一路对付攻打熊津港的倭军。”
“白江口水势狭长,江口由宽变窄,只需调遣莱州水军,堵住出江口,便能将倭人困在其中,再用火攻之策,倭人必败。”
李治心中一凛,这个作战方法,正是刘仁轨击败四万倭军的法子,尉迟恭竟然随口就提了出来。
尉迟恭接着道:“熊津港之战,可先故意诈败,放弃港口,引倭人上岸,再让营州水军堵住港口,水路夹击,必可全胜。”
李治暗暗点头,尉迟恭虽然看起来鲁莽暴躁,然而在讨论行军作战时,却展现出细腻的一面。
“诸卿以为如何?”他看向其他几人。
程知节道:“陛下,臣以为尉迟黑郎的作战计划,没有问题。”
李勣点头道:“老臣无异议。”
薛仁贵道:“附议。”
李治一巴掌拍在地图上,道:“那好,就按照尉迟卿的计划执行!”
十二月中旬,寒风凌冽,如刀一般刮在人的脸上。
中大兄站在高崖之上,凝望着远处正在集结的军队。
这时,有两个人沿着陡坡,走上了高崖。
一人正是中臣镰足,另一人是个古铜色皮肤的汉子,此人虽然身材矮小,却极为壮硕,穿着一身紧身鲨皮衣,仿佛一块黑石墩子。
“殿下,军队已集结完毕,阿倍比罗夫已去向大王禀告了,您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中臣镰足问。
中大兄凝望着那黑石墩子,缓缓道:“鬼岛将军,这次可全靠你了。”
黑石墩子鬼岛川清抱着手臂,懒洋洋的道:“当初说好了军队都让我统领,如今却只给我三支船队,哼,还说什么都靠我?”
中臣镰足沉声道:“鬼岛将军,王子殿下已经尽力,其他军队不在他掌握中,他如何能给你统领?”
鬼岛川清用小指扣着耳屎,眯着眼道:“我不管,反正如今跟说好的不一样,打输了别怪我。”
中臣镰足大怒,正要发作,中大兄却抬了抬手,示意他闭嘴。
“鬼岛将军,你知道这次我们出击的军队有多少吗?”中大兄问。
鬼岛川清将指甲缝里的耳屎吹了吹,笑道:“好像有七八万吧。”
中大兄沉声道:“不错,而且都是各地精锐,这一战,可以说赌上了倭国国运,若是输了,便有灭国之危。”
鬼岛川清笑眯眯道:“我是个海盗,您跟我说这些,可没什么用。”
中大兄道:“您原本是美浓青龙寺的僧人,我听说青龙寺后山的樱花瀑布,是美浓一绝,您也不希望那片美景,毁于战火吧。”
鬼岛川清沉默了一会,道:“王子放心,鬼岛定会竭尽全力。”
中大兄点点头,道:“那就好,去吧,这一战获胜后,我们一起在美浓青龙寺喝酒。”
鬼岛川清行了一个倭国礼节,告退离开了。
因为唐朝增兵,倭国也扩增了军备,战船已接近两千多艘,密密麻麻的停靠在海岸之上。
远远看去,仿佛飘散在大海上的一大片海藻。
因为军队太多,根本无法统一指挥,六万八千多人的军队,分成了十二个船队,每只船队五千多人。
船只太多,为防止船只撞击,每只船队相隔一刻钟出发,首尾相连,有如一条海上长蛇。
阿倍比罗夫的船队,位于蛇头第一艘船。
他自出海后,始终抬头望着天空。
如此寒冷天气,并不适合海战,倘若气候变得恶劣,船队必须立刻返回港口,放弃一切计划。
幸好,今日的天气和预测的差不多,虽算不上晴空万里,却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海浪。
倭国的九州岛,距离百济有六百多里,鼓足风帆,三四个时辰就能抵达。
不过要抵达百济,必须先绕过新罗。
倭国与新罗之间,虽暗中同盟,但依然相互防备,如此大的船队行动,自然瞒不过新罗。
正午时分,新罗良州守将便得到急报,有倭国大量船队,正朝新罗逼近,在距离新罗百里左右,转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