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陛下,妾身懂您的深意 (第3/3页)
,也可以去问一下去过唐朝的人,问问他们唐人造的船如何。”
“阿边次官,是真的吗?”宝女王脸色越发难看了。
阿边麻吕低声道:“差不多吧。”
宝女王又看向了阿倍比罗夫,然而这次阿倍也低下了头。
宝女王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中大兄,道:“王儿,依你之见,要如何才能避免唐人攻打我倭国?”
中大兄道:“第一,全力找出是谁袭击了唐人的船只,如此才能平息唐人的愤怒。第二,派遣使节,前往长安,向唐人解释。”
宝女王愣道:“他们还听得进解释吗?”
中大兄道:“不找出真凶,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但派遣使节,是为表示姿态,这一点,不可缺少。”
倭人非常重视上下关系,宝女王点点头,道:“依你之见,派谁比较好呢?”
中大兄目光看向了阿边麻吕,淡淡道:“只有辛苦阿边次官,再去一趟长安了。”
阿边麻吕脸色惨白,求助的看向宝女王。
这时候去长安,还有命回来吗?
然而宝女王这次却没有再帮他,说道:“阿边次臣,事关国家安危,只有请你不辞辛劳,再使大唐了。”
阿边麻吕见宝女王目光冷冽,只好苦笑道:“下臣领命!”
……
海水不断拍打着岩石,浪花声中,隐隐夹杂着倭国士兵们操练的声音。
红日已经落到地平线以下。
中大兄站在石台上,极目远眺。
黄昏时的海浪,比白日要平静一些,但海底之下的暗流,却要更加凶险。
中大兄迎着海风,张开双臂,嘴角勾出一抹微笑。
“王子殿下,眼下局势如此凶险,您似乎却非常高兴。”中臣镰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镰足,我一向觉得,凶险与机遇并存,你没有这种感觉吗?”
中臣镰足沉默了一会,道:“属下并没有您那般过人的视野,只看到危机,并未看到机遇。”
中大兄微微一笑,道:“那是因为你没能跳出这个局来看问题。你觉得袭击唐军的事,是谁干的?”
中臣镰足思索了一会,道:“有能力消灭两百唐军的力量不多,除了我们之外,在这片海域,也只有五六股力量。”
中大兄伸出四根手指。
“除咱们之外,只有四人,有这个能力。”
“哪四人?”
“泉盖苏文、金春秋、扶余义慈、虾夷男鹿。”
中臣镰足点点头:“不错。”
中大兄放下一根手指,道:“扶余义慈要做此事,定会跟母亲打招呼,从母亲刚才态度来看,他可以排除。”
中大兄又放下一根手指:“金春秋纵有这个心,却没这个胆量,他也可以排除。”
中臣镰足心中一动,道:“所以只剩下泉盖苏文和虾夷男鹿有这个可能了?”
中大兄微笑道:“唐人早就想打高句丽,如果真是他们所为,唐军定会出兵。我们则可趁他们无暇他顾,帮助义慈,击败福信!”
“如果是虾夷男鹿呢?”
中大兄道:“那就更好了,唐人纵能击败虾夷人,却无法占据虾夷群岛。等他们走后,我们便可趁虾夷虚弱,消灭这个难缠的敌人。”
中臣镰足敬服道:“殿下深谋远虑,卑职佩服。”
中大兄缓缓道:“不过,要想将危局转为对我们有利的局面,必须查出是哪一家所为,拿到确凿证据,让大唐皇帝信服才行!”
中臣镰足道:“卑职一定竭尽全力,完成此事。”
中大兄抬手道:“不,事关重大,我必须动用所有力量,你的人只负责虾夷就行了。”
“那高句丽呢?”
中大兄道:“放心,我让大海人去调查了。”
大唐在边境增兵的消息,很快也传遍辽东各国。
这对每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没人喜欢大唐铁骑。
就连靺鞨、室韦这些与此事无关的国家,瞧见营州唐军增多,也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营州原本的唐军就有三万,皆是骑兵,如今又调来三万骑兵,整整六万唐军铁骑,仿佛一柄利剑,悬在每一个国家的头顶。
在这种重压之下,不仅倭国遣使长安,辽东各个国家,也都派出使节,前往长安,探听情况,以免这柄剑落到自家头上。
正如武媚娘所形容的那样,在大唐拉满弓弦的情况下,各国的反应出奇的一致。
只有两个国家例外,没有派遣使节。
那便是,高句丽和虾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