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8章 大唐的经济制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38章 大唐的经济制裁 (第2/3页)

   大臣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年终考评!

    这几年,朝局纷乱,拥武派、世家派系先后失势。

    只有清流经历一场小挫折后,又再慢慢起势。

    自从刘仁轨被罢相后,徐孝德听从上官仪的建议,取消了清流的聚会。

    大家都保持着距离,在朝中的形势反而更好了。

    徐孝德已经坐稳了吏部尚书,刘仁轨虽在营州,在朝中的威望却不降反升,一日高过一日。

    上官仪这次跟随皇帝出巡,被封为黜陟使,沿途办了很多事,深受皇帝器重。

    前几日,便有许多人都在讨论,李义府被罢相后,将由上官仪取代。

    直到昨日,徐孝德那里传来确切消息,皇帝已经拟好旨意,拜上官仪为中书令。

    正因如此,当上官仪的马车停在朱雀门外时,便有一大群朝臣围了过来。

    原来的宰相李义府,却已经无人问津,一个人站在角落处,默默望着被群臣围住的上官仪。

    上官仪与众人寒暄之后,来到徐孝德身边,拱手笑道:“恭喜徐公,令郎不日就要调回长安。”

    徐孝德的儿子名叫徐齐聃,当年在东宫担任教习。

    后因徐槿升了婕妤,徐孝德升为吏部侍郎,徐齐聃主动请旨外放。

    他在地方上政绩斐然,风评极佳,皇帝已经拟旨,将他调回长安,充任礼部员外郎。

    徐孝德拱手笑道:“也要恭喜上官兄拜相。”

    两人寒暄几句后,徐孝德问起刘仁轨的情况。

    上官仪笑道:“我在幽州时与他见过一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老刘气色比以前好多了。依我看呐,他这个营州都督,比宰相当的还舒服咧。”

    徐孝德笑道:“他也算是给我们长脸了,以前那帮武将跟咱们论起兵事,一个个趾高气扬,自以为了不起,如今也收敛多了。”

    上官仪感叹道:“其实刘兄是个特例,也并不是所有文官调到边境,都能像他一样,一鸣惊人。”

    徐孝德捻须笑道:“那也是,若是让老夫领兵对付那些胡人,只怕晚上睡都睡不安稳。”

    上官仪看了他一眼,道:“徐兄也是个特例。”

    徐孝德瞪眼道:“你这是在说老夫胆小吗?”

    上官仪笑了笑,忽然瞥见张柬之过来了,朝他一拱手,道:“徐兄,失陪片刻。”

    迈步朝张柬之走了过去。

    张柬之目光转动,似乎正在找什么人,瞧见上官仪过来后,拱手道:“上官相公有礼了。”

    上官仪笑道:“张侍郎,你我同伴圣驾巡狩,关系与别人不同,不必如此客气。”

    张柬之愣了一下,道:“侍郎?”

    上官仪笑道:“张老弟还不知道吧,陛下已经拟旨,升你为中书侍郎,以后你我又是同僚了。”

    张柬之脸上闪过一丝喜色,拱手道:“那以后要请您多关照了。”

    上官仪笑道:“那是自然,走,我带你去认识几个人。”

    张柬之却弯腰拱手,道:“多谢相公美意,不过在下有些事要找李相。”

    上官仪愣了一下,侧头朝李义府看了过去,只见他也正朝这边望着。

    张柬之原本就是李义府的门生,如今李义府失势,他却能不离不弃,也算得上有情有义。

    上官仪想到此处,便没有着恼,朝张柬之道:“也好,那你去吧。”

    张柬之又行了一礼,转身朝李义府走了过去。

    来到李义府身边,见他脸色苍白,劝慰道:“李相,世事变幻,难以测度,守住本心,淡然处之,相信过上几年,陛下会重新启用您的。”

    李义府沉声道:“不,这次是我识人不明,罪有应得。陛下没有将我逐出朝堂,已是宽宏大量了。”

    张柬之对此事知道的并不完全清楚,正要询问。

    李义府道:“柬之,这事你不要多问,知道了没有多少好处。”

    张柬之点点头,果然不问了。

    李义府望着他,微笑道:“无论如何,我至少没有看错你。柬之,以后你在朝堂上,要多加小心,尤其是提拔下属,定要擦亮眼睛。”

    张柬之拱手道:“在下谨记。”

    李义府忽然转过头,目光看向横街方向,只见萧嗣业正从远处走了过来。

    张柬之顺着他目光看过去,不由微微一愣。

    萧嗣业此时的模样,与李义府竟有八九分相像,面色阴沉,脸色苍白,神情郁郁。

    李义府是因为受袁公瑜牵扯,受无妄之灾,即将被罢相。

    萧嗣业又是因为什么,露出这副表情?

    “萧尚书这是怎么了?”张柬之诧异的问。

    李义府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因为袁公瑜的缘故,他对案情知之甚深。

    原以为是许昂策划此事,可后来虞氏被杀,狄仁杰又抓捕了韩王,让他知道此事并没那么简单。

    最近大理寺似乎又调查起萧府,所以他琢磨着,此事可能与萧府也有关系。

    此时瞧见萧嗣业的模样,也证实了这一点。

    皇帝肯定怀疑上萧嗣业,故而萧嗣业担惊受怕之下,精神抑郁,这才变成这样。

    瞧萧嗣业这个样子,十有八九和他一样,只是受到无故牵连罢了。

    李义府此时颇能体谅萧嗣业的处境,产生一种同病相怜的心情。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袁公瑜的认罪信,皇帝并未怀疑到他,他的处境比萧嗣业好一些。

    李义府收回目光,感叹道:“他也只是个可怜人罢了。”

    西北角方向,狄仁杰和李元芳也正在打量萧嗣业。

    “狄寺卿,你这次终于错了一次吧,瞧萧嗣业那样,怎么可能是幕后之人?”李元芳笑道。

    狄仁杰凝视着萧嗣业,缓缓道:“人可以伪装,证据却不会。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此事与他无关,否则不能排除他的嫌疑。”

    李元芳道:“可咱们已经将萧府查了个遍,也对萧至忠几人讯问过,还上了刑,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