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天佑大唐! (第3/3页)
对当初支持你册封皇后的那些人有利了。媚娘,你难道在怀疑他们?”
武媚娘轻轻点头,道:“如果您出事了,妾身将顺理成章的摄政,辅佐弘儿。妾身若想控制朝局,压制大臣,必定会启用他们。”
李治心中一凛,仔细一想,武媚娘的分析是最有可能的。
倘若是由某一个想造反的藩王或世族策划,他们没道理留武媚娘的性命!
王伏胜拱手道:“陛下,臣也同意皇后殿下的分析。”
李治深吸一口气,道:“伏胜,你派人给李勣传个消息,把情况跟他说一下。”
武媚娘忽然道:“陛下,让程知节领兵过来护驾吧。”
李治笑道:“等朕跟巡狩队伍汇合了,自然就安全了,何必再劳师动众,让人来护驾?”
武媚娘蹙眉道:“刚才的情况,也只是妾身猜测。如果是哪位藩王所为,仅凭一万羽林卫,难保不会有闪失。”
王伏胜拱手道:“臣附议。陛下安危关乎社稷,还请陛下三思!”
李治只好点头答应:“那好,就依你们吧。”
两日后,天子巡狩队来到并州,李治与大队汇合后,这才继续朝着长安返回。
与此同时,皇帝的旨意,已经提前一步传到了长安城。
长安城,左卫衙署。
李勣、程知节都静静坐在椅子上。
程知节一向脾气暴躁,按理来说,东宫发生如此大的事情,他应该暴跳如雷才对。
然而此刻,他心中的愤怒,早已被恐惧所压。
这几年来,在新皇执政下,大唐外战全胜,开疆扩土,四海臣服。内政改革顺利,产出增加,百姓富足。
朝堂上整饬吏治,节俭之风盛行,有功之臣得到嘉奖,触犯律法者,纵是皇亲国戚,亦难逃惩处。
眼瞧着国家蒸蒸日上,朝野上下,谁不欢欣振奋?
若是皇帝突然薨逝,太子年幼,国家必定陷入混乱,这是他绝不愿看到的。
程知节想到此处,只觉嘴里一阵苦涩,忍不住道:“老李,你说黑郎现在应该到同州了吧?”
李勣摇头道:“没那么快,应该还没出雍州。”
程知节强笑道:“有薛仁贵跟着,还有王及善也在,其实没什么可担心的。不过区区三百人马,怎么可能伤到陛下?”
李勣“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
程知节忽然一拍桌案,瞪眼道:“狄仁杰还没有破案吗?”
李勣道:“他昨夜来找过我,他已经锁定了一个嫌疑人,只是想顺藤摸瓜,查出此人的同谋,这才没有动手而已。”
程知节急问:“是谁?”
李勣瞥了他一眼,道:“许敬宗的女婿,王德俭。”
程知节心中一惊,道:“怎么会是他?”
王德俭属于许敬宗一伙,虽说拥武派早就分崩离析,但这些人依然关系密切,属于拥护皇帝、皇后的一派,怎么可能对皇帝动手?
程知节怀疑过世家,怀疑过藩王,也怀疑过外族,就是没想过会是原拥武派官员!
李勣叹道:“老夫也不明白。想来想去,也只可能是他怨恨被皇帝所贬,故而报复。”
程知节冷冷道:“笑话,他自己犯事被贬,就敢犯下如此大逆,不怕夷三族吗?”
李勣还是没有做声,他的一颗心牵挂在皇帝的安危上,顾不得去考虑这些。
就在这时,外面走进来一名将领,手中捧着一份公文。
此人身高七尺,面色沉毅,眸光透亮,剑眉斜插入天仓,是天水姜维的后人,名叫姜恪。
今年禁苑狩猎时,他超过高侃,一战成名,位列诸将之首,被李治升为左武卫将军。
程知节见他入内,急问:“姜恪,可是有尉迟黑郎的消息了?”
姜恪拱手道:“上告两位老将军,并无尉迟老将军的消息,不过却有陛下的旨意!”
李勣和程知节对视一眼,尽露出喜色。
李勣望着他手中公文,急问:“这就是陛下的旨意?”
不等姜恪答话,便伸手接了过去,打开一看,看完后感叹一声,大呼道:“天佑我大唐!”
程知节也凑着脑袋在旁边看,瞧见皇帝让自己去并州护驾,不由大喜,迈着大步就往外走!
李勣急忙拉住他,道:“你去哪?”
程知节把眼一瞪,道:“没瞧见陛下让我去护驾吗?当然是点兵去并州救驾了!”
李勣道:“尉迟敬德已经领兵出发了,只需通知他一声,让他去并州就可以了。”
程知节道:“陛下是让我救驾,别人去,陛下肯定不高兴。”
姜恪听到此话,微微低头,嘴角扯出一丝笑容。
李勣没好气道:“要入土的人了,耍什么孩子脾气?尉迟敬德已经出发了,他去护驾,能节省不少时间,对陛下安危有利。你我需得坐镇长安,尽快揪出幕后之人。”
程知节也知道他说的有理,只好迁怒到姜恪身上。
“你刚才是不是在笑?”
姜恪板着脸,道:“末将没有!”
“我都看到了,还敢说没有?走,出去跟我打一场,让我瞧瞧今年禁苑狩猎第一,是个什么水准!”程知节撸了撸袖子。
姜恪:“……”
求助的目光看向了李勣。
李勣沉声道:“程咬金,别胡闹了,赶紧去给尉迟敬德写信,让他去并州护驾!”
程知节哼了一声,问道:“那你去干什么?”
李勣道:“陛下不是说了吗,拥武派官员最为可疑,我自然要去找狄仁杰,盯着这帮人了。”
程知节点点头。
狄仁杰怀疑王德俭,刚好和皇帝的判断一致,由此可见,此次的事就是他们在搞鬼。
两人当即离开卫署大厅,分头行动。
此时距离岁末,只剩十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