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0章 册封贤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20章 册封贤妃 (第2/3页)

只鎏金匣子内,随即让王伏胜准备微服出宫事宜。

    两刻钟后,王伏胜准备妥当,李治当即出了皇宫,坐着马车朝英国公府而去。

    来到英国公府,径直穿过府门,刚进庭院,便见李勣带着人匆匆过来迎驾。

    李治笑道:“李卿不必多礼,朕突然过来,没打扰到你休养吧?”

    李勣拱手道:“臣年老体衰,无法坐衙,故在家休养,实在愧领朝廷俸禄。”

    去年营州大捷,众臣提议攻打高句丽之事,被李治否了后,李勣便一直在家休养,没有上朝。

    李治本来早就想来看看他,安抚几句,后因宫廷宗室的几件事给耽搁,一直给忘了。

    他已经来过李府好几次了,对这里颇为熟悉,信步而行,径直朝书房而去。李勣则跟随在后。

    不一会,来到书房,李治让王伏胜带人守在门外,走到桌案后坐下,朝李勣道:“李卿,坐吧。”

    “谢陛下。”李勣在距离李治最近的椅子上坐下。

    李治望着他,缓缓道:“李卿,朕知道你一直以来的心愿,是能够带兵攻灭高句丽,完成先帝遗愿。朕同样想灭了高句丽,只不过,时机还未成熟。”

    李勣动容道:“陛下说的时机是什么?”

    李治反问道:“依李卿之见,眼下高句丽内部,是否稳定?”

    李勣沉吟道:“泉盖苏文窃权,把持国政,高句丽内部肯定有反对他的势力,不过这些人,斗不过泉盖苏文。”

    李治点点头,道:“那朕再问你,如果泉盖苏文死了,高句丽又会如何?”

    李勣断然道:“高句丽必定内乱!”随即露出讶色,道:“陛下之意,泉盖苏文命不久矣?”

    李治道:“无论他会不会死,随着他衰老,对高句丽的控制都会降低,高句丽必定生乱。到时候,便是最好的机会。”

    李勣低头思索了一会,道:“臣明白了。”

    李治又道:“朕相信以我唐军之锐,现在攻打高句丽,也能取胜。但高句丽国土庞大,人口众多,若不能尽快消灭高句丽,河北刚刚恢复的民生,必将遭到严重的破坏。”

    李勣道:“陛下说的是。”

    李治笑道:“你放心,将来只要对高句丽用兵,朕一定让你挂帅,这是朕给你的承诺!”

    说着拍了拍手。

    王伏胜从外走了进来,手上奉着鎏金匣子,递给了李勣。

    李勣小心翼翼的接过,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份中旨,册封他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各路大军,攻打高句丽。

    这一瞬间,李勣内心大受触动。

    其实李治误会了一件事,李勣执着的并非是高句丽,而是渴望在人生最后的这段岁月,还能再上一次沙场。

    再听一听那金鼓声鸣响、马蹄声奔雷、羽箭声啸空、冲杀声震天。

    再感受一番驰骋沙场、金戈铁马的波澜壮阔。

    如此,他的人生再无遗憾。

    他年纪已老,自知比不上苏定方、薛仁贵这两位杰出将领,甚至也不如裴行俭、高侃、周智度那些新秀将领有锐气。

    他只剩下经验。

    然而这些经验大多已派不上用场,因为他原先对付过的敌人,大多已被消灭。

    只有高句丽依然存活。

    当初征讨高句丽,李勣是主帅之一,负责统率陆军,有着丰富的经验,对高句丽的军力地形,都极为了解。

    唐军若是攻打高句丽,他便是最有机会挂帅的人选,这才是他执着于攻打高句丽的原因。

    如今皇帝向他承诺,将来由他挂帅,他心中再无任何顾虑,叩首泣声道:“老臣多谢陛下信赖!”

    李治过去将他扶了起来,微笑道:“你我之间,何须如此?朕离京之后,还要将长安城嘱托于你。”

    李勣沉声道:“陛下尽管放心,有臣在长安,绝不让那些宵小之辈得逞!”

    李治欣然道:“有李卿这句话,朕可安心了。”

    到了酉时左右,李治离开李府,返回后宫,在甘露殿打了个转后,径直前往蓬莱殿。

    义阳公主搬去公主院后,蓬莱殿变得冷清了几分,徐槿性子喜静,倒也并不在意。

    听说皇帝正朝宫殿过来后,她赶忙放下诗集,带着侍从出门迎驾。

    将李治迎入殿内后,徐槿命人奉茶,随即吩咐蝶儿,去尚食局传李治喜欢的膳食。

    李治与她一起用了晚膳后,并未离去,而是陪着她坐在榻上,一起谈论前朝趣事。

    徐槿心中暗喜,知道皇帝今夜会留下,便将最近在书本中看到的趣事典故,纷纷说给李治听。

    她知道李治喜欢六朝历史,故而讲的故事都与历史有关,很多都是野史。

    待她说完之后,李治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