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9章 倭版武则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319章 倭版武则天? (第3/3页)

来。”

    李治听了后,顿感惊奇。

    眼下最危险的就是信德国,他们离大食人最近,其他两家都相当于援助他。

    如此情况下,他还摆出如此高姿态,简直不可思议。

    卑路斯苦笑道:“陛下,天竺人就是这样,他们的行为,往往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好在问题已经解决。”

    李治点了点头。

    无论如何,天竺之事,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他可不愿任何一个唐军,跑到外国去帮别人作战。

    这时,王及善说道:“陛下,百济也传来急报。”

    李治道:“出了何事?”

    王及善看向金燕,示意她来说。

    金燕上前一步,说道:“回陛下,百济的扶余福信,突然起兵谋反,突袭泗沘城。百济王趁夜逃离,逃到熊津城。百济陷入内战。”

    李治皱了皱眉,道:“怎么突然就内乱起来了?那扶余福信,是什么人?”

    金燕道:“扶余福信是百济王扶余义慈的弟弟,当初组建海军的就是此人。因战争失败,扶余义慈威信大减,想把责任推到扶余福信身上,挽回声望。扶余福信便造反了。”

    李治现在并不想攻打百济,若是百济因内乱,被新罗给吞并,将来收拾新罗就麻烦了。

    “眼下百济局势如何?”他问。

    金燕道:“义慈逃到熊津城后,集结三万大军,想攻回泗沘城,却被福信手下的黑齿常之,以一万军队击败。”

    李治目光一闪:“黑齿常之?”

    金燕微微低头,道:“此人是百济名将,他因帮我母亲求情,被义慈关押。福信打下泗沘城后,便放他出来,将军队交给了他。”

    李治道:“那眼下是福信占据优势了?”

    金燕露出担忧之色,道:“是的,不过义慈已逃到金州,向倭国求救,倭王已答应派兵助他。”

    李治皱眉道:“倭国也卷进来了。”

    金燕恨声道:“倭人一直觊觎陆地,义慈这是引狼入室。”

    李治道:“高句丽和新罗有什么反应吗?”

    金燕道:“目前还没有。不过义慈既向倭国求救,说明高句丽并不支持他。新罗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她很想劝说皇帝立刻出兵收复百济,却又不敢开口,怕自己插手大唐军政,触怒皇帝。

    李治沉思片刻,朝金燕问:“你刚才提到的倭国国王,可是孝德王吗?”

    金燕道:“倭国孝德王已经死了,眼下是齐明王当政,她是一位女王,被称为宝女王。”

    李治听了后,愣住了,这件事他竟毫不知情。

    王及善解释道:“陛下,齐明王是永徽六年登位。”

    李治顿时明白了。

    永徽六年,是他来到大唐的第一年。

    自那以后,他对倭国态度转冷,又取消了遣唐使,故而不知倭国内部的变化。

    只是没想到,倭国竟然也由女人当政,他当即向二人问起宝女王的情况。

    一问之下,更加吃惊。

    这位宝女王,竟也是王后出身,而且长的很美,先嫁给一位倭国皇室,后来主动勾引倭国大王,成为王后。

    李治忍不住道:“金娘子,这些话是你听说的,还是真有此事?”

    金燕面色微红,道:“我听母亲说的,母亲是听外祖父说的。”

    金燕的外祖父,就是前任百济王,应该不会胡说。

    李治接着问:“她又怎么成为女王的呢?”

    金燕道:“宝女王的丈夫是舒明王,舒明王死的突然,没有定继承人,几个王子争位不休,后来宝王女说服几位大臣,推举她为女王,从而停止了内斗。”

    李治听了后,心中一动。

    舒明王应该就是倭史中的舒明天皇,李治记得他名字,是因第一批遣唐使,就是他所派。

    这位宝女王看来也颇有几分手段,竟能说服大臣让她当女王。

    金燕接着道:“她第一次继位只有三年,便有王子政变,她被迫让位孝德王,后来孝德王死后,她才第二次继位。”

    李治摸了摸下巴,心想这位宝女王能再次继位,中间肯定也发生了很多权利争斗,可见其政治手腕不差。

    这女人简直就是倭国弱化版武则天。

    金燕实在按耐不住担忧,忍不住道:“陛下,辽东即将混乱,您是否要派兵收复百济?”

    王及善和卑路斯听到此话,都朝她瞪了一眼。

    王及善是怪她僭越。

    卑路斯则是不希望皇帝听她蛊惑,把精力放在辽东,如此一来,对他波斯复国可就不利了。

    李治抬了抬手,道:“好了,情况朕都知道了。此事朕自有分寸,你们都退下吧。”

    三人一起拱手告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