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皇帝的特别爱好 (第2/3页)
上头的郎将是我亲戚,所以我经常偷懒。”
那女子道:“那你一定是世家子弟了?”
李治笑道:“也算不上,祖上跟着先帝打过几场仗,得了点恩荫。你呢,你是什么人?”
那女子道:“你知道我在什么地方吗?”
李治道:“知道,山池院。”
那女子道:“既然知道,还多问什么,山池院的女子还能是什么人?”
李治听她语气辛辣,带着几分斥责之意,竟觉得格外受用,已许久没有听人这么顶撞过他了。
只能说皇帝当久了,就会有些特别的爱好。
“好,算我多问了。你还没说呢,你为何要唱长门赋?”
那女子道:“是别人教我的,这曲子很合我心思,有时忍不住,就躲在这里唱出来。”
李治奇道:“合你心思?你心中有什么忧愁吗?”
那女子“嗯”了一声,声音低不可闻。
李治道:“能跟我说说吗?”
那女子没有吭声。
李治笑道:“是不是你喜欢的郎君,另有心上人,所以你才如此忧愁?”
那女子“呸”了一声,道:“休要胡说,我是为家人担忧。”
李治道:“你家人生病了吗?”
“不,他……他……”那女子声音哽咽,带着些哭腔。
李治柔声道:“你若是有什么麻烦,可以告诉我,也许我能帮你。”
那女子道:“你为何要帮我?”
李治笑道:“你唱的曲子非常动听,就当做是我听曲的回报吧。”
那女子道:“你这人真怪,别人听我唱这曲子,都躲得远远的,你竟觉得好听?”声音中已没了哭腔,反而带着几分笑意。
李治笑道:“鱼和熊掌,各有所爱。”
那女子奇道:“鱼和熊掌,不是不可兼得吗?”
李治笑道:“不必在意细节。总而言之,我觉得你的曲子很好听,所以帮你一个忙,算是回报。”
那女子沉默了一会,轻轻道:“这如牢笼般的深宫之中,你是我遇到的第二个好人。”
李治微微一愣,道:“你不喜欢皇宫吗?”
那女子低声道:“若不是为了找小弟,我宁死也不愿待在这种地方。”
李治道:“你入宫是为了找你弟弟?”
那女子道:“嗯。”
李治心中一沉。
从这女子谈吐来看,似乎读过一些书,但绝非世家子弟,他弟弟更不可能入宫做侍卫。
那就只剩一种可能,净身入宫。
李治暗叹一口气,又问道:“他多大年龄,叫什么?”
那女子道:“他叫朱顺,今年十三岁,永徽七年,净身入宫。”声音凄然。
永徽七年,正是李治来大唐的第二年,李治心情更加沉重,道:“能和我说说你的故事吗?”
那女子静默片刻,问道:“永徽六年,朝廷在辽东作战,向河北百姓收了一笔税收,你知道吗?”
李治心中一堵,道:“知道。”
那女子道:“因赃官贪污,朝廷收了两次税收,导致河北五州民不聊生……”
随着她娓娓道来,李治才终于知道,当年河北之事,他处理的并不完善。
当时因长孙羊贪污,河北五州很多百姓成为流民,朝着长安城进发。
李治命人在长安北面的三座县城,赈济灾民,又将他们迁移到安西庭州。
然而五州流民并不是都来了长安,还有很多流民去了河南,其中便有一户朱姓人家。
那朱姓人家原本也是个书香门第,祖上在隋朝做过官。
朱父屡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