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6章 朝野共庆 圣人忧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26章 朝野共庆 圣人忧心 (第2/3页)

简单,吐蕃赞普无道,无故征讨苏毗国,大唐应苏毗女王之请,帮助苏毗复国。

    两年前,大唐就跟吐蕃干了一仗,当时是为了保护吐谷浑,薛仁贵也因此一战成名。

    唐朝百姓们都很关注武事,知道吐蕃吞并吐谷浑后,就会威胁到大唐,所以对此次攻打吐蕃,都非常支持。

    战事开始之后,结果却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尤其是在朝的官员。

    大臣们都知道皇帝对吐蕃评价很高,一直把吐蕃当做劲敌。

    谁知攻打之后,薛仁贵率领诸羌联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十城,朝着吐蕃都城不断逼近。

    不仅唐军进军顺利,就连六诏国联军也节节获胜,马上就要跟唐军会师了。

    众人惊讶之余,还以为是皇帝过于高估了吐蕃,朝野上下,都一片喜庆,就等着薛仁贵攻破逻些城的捷报传回。

    杜易简笑道:“听说吐蕃发生内乱,军队没有战心,自然不是咱们对手了。”

    高有道看了他一眼,纠正道:“不仅是这个原因,最主要,还是因领军将军是薛将军,若是别人领军,未必能有此结果。”

    杜易简知他对薛仁贵极为推崇,若是说一句薛仁贵不好,他能跟你争一天,当即敷衍了一句。

    “是是是,也多亏了薛将军!”

    “什么叫也?”

    说话间,三人已来到兴道坊,远处已能瞧见八仙楼,只见楼外竟有人在排队。

    杜易简道:“哈哈,我就知道今天人一定会很多,幸好咱们提前预定了位置。”

    三人来到楼外,报了名字,得以进入楼内。

    只见一楼已经全部坐满,到处都是吆喝声,跑堂的店伙腿都快跑断了。

    三人订的包房在二楼,正要上楼梯时,忽听身后传来一阵呼喊声。

    “让开让开,都让开,别挡道。”

    高有道转头一看,只见四名豪奴开道,身后跟着几名锦衣少年,全都在十五岁到二十岁左右。

    瞧见这些少年郎后,高有道三人也只能让路。

    在天子脚下,权贵可谓一抓一大把。

    然而所有权贵之中,最不好惹的并非那些紫袍大员、国公亲王。

    这些人纵然位高权重,出门在外时,却不会太张扬,也还算讲道理,不会平白欺负人。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的子孙。

    尤其是家教不严、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少年,根本不知收敛为何物,行事毫无顾忌。

    只要得罪他们,注定会惹上麻烦。

    眼前便是这样一帮人,领头的是吏部尚书许圉师的幼子,名叫许自然。

    此子极为蛮横,又不讲道理。

    更关键的是许圉师对这个幼子极为疼爱,养成他一副肆意骄纵的性子。

    长安城贵少之中,论及排场,也只有英国公府的长孙李敬业、以及武府的小郎君贺兰敏之,能跟他相提并论了。

    卢照邻虽然不惧许自然,却也不愿跟他起冲突,默默让开。

    三人望着许自然和一帮贵少上了楼梯,这才拾级登阶,来到二楼,进入包房。

    等了不一会,狄仁杰也到了。

    杜易简打趣道:“狄大寺卿这次来的倒早,我们竟只等了你一刻钟。”

    狄仁杰笑道:“那就老规矩,一刻钟一杯酒,我自罚一杯就是。”

    倒了杯酒饮了。

    四人围坐在桌间,饮酒畅谈,好不痛快。

    酒过三巡,高有道忽然道:“狄兄,听说最近大理寺在审理一桩侵田案子,跟柳氏有关,是真的吗?”

    狄仁杰道:“高兄为何突然问起此事,莫非在柳氏中有什么熟人吗?”

    高有道笑道:“我一介寒门,怎会认识柳氏中人,是郑鸣玉托我问的。”

    狄仁杰点点头,道:“柳氏确实侵占不少田产,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暗中对抗圣人的田制改革,所以大理寺才亲自过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