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0章 武媚娘私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220章 武媚娘私访 (第1/3页)

    李治的天子仪仗一路北行。

    每到一处地方,由孙思邈扮成大户人家的家翁,武媚娘扮成他的儿媳,前往村舍借宿。

    一个老人,一个妇人,自然不会引起别人戒心,更何况妇人如此美貌,更容易引起别人好感。

    一路北行下来,果然打听到不少消息,其中田制改革非常顺利,并无任何异常。

    另外就是,因漠北商道兴起,很多商人借宿在村落之中,被村人们称为“碳商”,也让村人们赚了些食宿钱。

    数日之后,天子仪仗到了灵州,灵州之后便是贺兰山,贺兰山以北荒无人烟。

    李治准备在灵州附近宿一夜,便转道向西。

    这天夜里,武媚娘又换上普通大户女子穿的裙装,坐着马车,带上张多海和孙思邈,离开天子行营。

    王及善带着十几名内领卫,扮成家丁保护,另有一百名内领卫远远跟随。

    灵州附近村舍不多,幸好李治扎营的地方,特意选在一处村落附近。

    武媚娘坐着马车行了没一会,便来到那座村舍前。

    此时天色已黑,农人早睡早起,远远看去,村舍黑漆漆的,看不到一丝火光。

    马车刚来到村口,立刻响起了狗吠之声。

    武媚娘并不怕狗,下了马车后,带着人进入村中,狗吠声越来越多,不少屋中传来响动声,显然屋主已被吵醒。

    武媚娘已颇有经验,边走边看,很快发现一座最大的屋宅,来到屋门口,张多海立刻过去敲门。

    此处距离长安颇远,治安也差了些,百姓不敢随意开门。

    “什么人?”门后传来声音。

    张多海道:“我等是碳商,想要前往漠北,因天色已晚,特来借宿。”

    过了半晌,大门终于打开。

    一个面色黝黑的中年人打量着张多海,见他胖的异常,狐疑道:“碳商很少从我们灵州经过,你真的是碳商?”

    张多海道:“我家阿郎在漠北开了一个牧场,我家阿翁和娘子是过去投奔他的,第一次去漠北,路途不熟。”

    中年人道:“你家阿翁和娘子人在何处?”

    张多海侧过身子,中年人这才看到了孙思邈和武媚娘。

    瞧见武媚娘后,他呆了一呆,赶忙让开身子,道:“既是碳商借宿,那就请进吧。”

    武媚娘的眼睛很准,这户人家正是村中的里正,开门之人是里正的儿子。

    一家人都被吵醒了,出来接客。

    此处民风淳朴,有几分塞外风格,老里正命儿子杀鸡招待客人,又让全家人向武媚娘二人见礼。

    武媚娘已用过膳,本想推辞,孙思邈却朝她打了个眼色,低声道:“殿下,有些地区的风俗,若是拒绝主人好意,便是对主人不尊敬。”

    武媚娘知他见多识广,点点头,不再反对。

    里正一家一共七口人,老里正夫妻,两个儿子,长子结了婚,生有一儿一女,次子却还未娶妻。

    趁着妇人们做饭的功夫,孙思邈和武媚娘坐在正屋里,向老里正打听情况。

    孙思邈笑道:“老郎君,您平日睡眠可还好?”

    老里正笑道:“人老了,哪里还睡得着,闭着眼躺着罢了。”

    孙思邈笑道:“那早上起的早吗?”

    老里正道:“哎,寅时就睡不住了,去田舍里忙活一阵,还更有精神嘞!”

    孙思邈笑道:“你们家男丁旺,田肯定多,平日很忙的吧?”

    唐朝一名成年男子,分配一百亩田,其中二十亩桑田,八十亩耕田。

    老里正家三口男人,也就是两百多亩耕田。

    看起来田很多,然而古人是轮耕,通常三年轮一次,老里正一家相当于一年只耕种八十亩,还要一分为二,一半春耕,一半秋耕。

    所以一家人每次耕田,只需要忙活四十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