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7章 太子监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217章 太子监国 (第1/3页)

    每年的春日时分,李治最喜欢在金水河的水榭处午睡。

    小憩之后,迎着暖风,沿着河岸走一会,头脑就会变得极为清澈,无论考虑什么,思绪都会更加灵敏。

    田制改革的事,虽然还未推广到全国所有州县,但关中道已经进展的颇为顺利。

    万事开头难,第一步跨出后,后面的事便不会太难。

    世族的反对声,比他想象的要弱了许多,宗室亲王的反应,更是出乎他预料。

    李贞、李慎等人,都上奏拥护他的政策。

    唯一反对的只有虢王李凤,此人名声一向很差,可以跟滕王李元婴相提并论,可以不用理会。

    事情进展的如此顺利,倒让李治忽然多了几分担心。

    历朝历代之中,不总是有这种情况吗?

    皇帝以为天下歌舞升平,国泰民安,其实早已民不聊生,吃糠喝稀。

    李治虽不觉得大唐会真有如此大的反差,但真正的大唐,和他在奏章中见到的大唐,真的是一致的吗?

    这个念头一起,便再也难以抑制住。

    李治在河边停下脚步,望着被微风吹皱的水面,缓缓道:“伏胜,你是哪里人?”

    王伏胜愣了一下,道:“回陛下,臣是蜀人。”

    李治道:“你几岁入宫的?”

    王伏胜低声道:“臣十三岁入的宫。”

    李治侧头望着他,道:“为何入宫,是家里过不下去了吗?”

    王伏胜轻轻道:“回陛下,臣是绵竹县人,母亲早死,父亲欠了别人钱,便来长安投奔臣的叔公,只可惜臣的叔公一家,已经搬离长安。父亲无奈之下,将臣卖到内侍监。”

    李治叹了口气,道:“你也是个可怜人。”

    王伏胜微笑道:“臣前半生苦,自从遇到陛下后,臣便不苦了。”

    李治笑了笑,道:“伏胜,你最近还听到过家乡的消息吗?”

    王伏胜道:“倒是从一些老乡那里,听到过一些。”

    李治道:“蜀地百姓的生活如何,过的还好吗?”

    王伏胜忙道:“陛下,蜀地百姓的日子都过的很好。”

    “可有藩王在地方上横行无忌,欺压百姓?”

    王伏胜道:“臣听的比较多的,也只有韩王殿下,听说他节约简朴,与民为善,很受百姓爱戴。”

    李治点点头,道:“韩王的事,朕也听说了些,听说还被称为贤王。朕这位王叔,倒与其他王叔不同。”

    王伏胜笑道:“听说越王和纪王,在地方上也颇受百姓爱戴。”

    李治迈步朝着甘露殿而行,走了几步,忽然道:“伏胜,你觉得田制改革,真的顺利吗?”

    王伏胜一愣,道:“陛下的意思是……”

    “你说会不会有官员阳奉阴违,表面推进顺利,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王伏胜心中一惊,不敢立刻回答,若是一句话没说好,可就害了一大批官员了。

    可直接说没问题,将来出了事,责任就是他的了。

    他斟酌良久,低声说道:“陛下,您若是不放心,何不去地方上瞧瞧?”

    李治目光一闪,道:“你是说,让朕去地方上巡视一番?”

    王伏胜细声道:“李老将军不是提议过,让您巡狩天下,陛下何不先在关中巡一巡?”

    李治摸了摸下巴,沉吟片刻,说道:“朕若是离开长安,朝政怎么办?”

    不等王伏胜回答,他自己便一拍手,道:“嗯,可以让弘儿监国,还要把媚娘带着。”

    想到此处,他大步朝着立政殿的方向而行,说道:“传旨,让太子来立政殿觐见。”

    李弘来到立政殿时,发现李治和武媚娘分坐长榻左右,正在说着话。

    “孩儿拜见父亲,拜见母亲。”李弘躬身行了一礼。

    李治朝他招了招手,道:“弘儿,过来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