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朕成全你一片苦心 (第3/3页)
出修改氏族志时,还要猛烈。
刘仁轨却不慌不忙,将众人的理由一一驳回。
“民心不附,才会生乱,河北扩充折冲府,正是为了消除河北百姓与朝堂嫌隙,防止生乱。”
“当初河北降而复反,是因窦建德之死,失去了河北民心。真正的前车之鉴,应是吸取教训,善待河北之民,而不是加深双方仇恨。难道不扩充折冲府,他们就不可能反了吗?”
“关中军前往河北作战,需要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于国家不利。而且对那些长途跋涉的将士们,他们难道愿意去河北作战?一去数年,致使田地荒芜,陛下恢复关中生产的大计,岂不也要受影响?”
李治听到此处,朗声道:“不错,关中军去河北作战,并非良策!”
群臣见皇帝快被他说动,都越来越焦急。
尉迟恭怒声道:“刘相,你不知兵事,可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刘仁轨平静道:“哦,什么问题?”
尉迟恭道:“河北民风尚武,战力彪悍,将来若出现叛乱,可比那些胡人难对付多了,你能担当的起责任吗?”
刘仁轨缓缓道:“老夫愿意担保!”
尉迟恭怒道:“你拿什么担保?”
“我拿宰相之位,还有身家性命做保,倘若河北因此生乱,我愿承担一切责任!”
卢承庆沉声道:“刘相,生乱未必是现在,将来等你百年之后,河北生乱,你如何承担责任?”
刘仁轨朝李治拱手道:“陛下,老臣请求辞去相位,外放州县,以安群臣之心。”
众大臣听到此话都惊住了。
只听说事后愿意承担责任的,从未听说提前就开始承担责任。
刘仁轨如此牺牲,足见他并无半点私心,确实是一心为国。
李勣叹了口气,道:“陛下,诸位大臣,刘侍中毕竟去过河北,比你我都清楚河北情况,他既肯以身家性命担保,足见河北情况确实不容乐观,老臣同意刘侍中的意见。”
“英国公,你……”尉迟恭正要说话,却被程知节拉了拉,侧头看去,见他表情凝重,朝他摇了摇头。
尉迟恭哼了一声,不作声了。
卢承庆是爱惜名声之人,见刘仁轨以辞去官职为代价,再出言相逼,自己倒落了下乘,叹了口气,也不做声了。
李治见群臣都不作声,感叹道:“难得刘卿一心为国,朕念你一片苦心,就在河北增设八十个折冲府吧。即刻起,罢去刘仁轨侍中之职,改任为营州都督。”
苏定方已经去了安西,营州都督空缺。
李治让刘仁轨担任都督,一来是通过他,可以了解折冲府增设之后,河北百姓的态度变化。
二来也是让他趁机转武职,将来对付朝鲜半岛和倭国时,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刘仁轨本以为会被外放刺史,却不想皇帝如此信任自己,让他戍边营州,眼中闪过一道亮光,拱手道:“老臣多谢陛下信任!”
卢承庆面色复杂的看了刘仁轨一眼,原本对他颇有不满,此时倒多了几分敬意。
一时间,因刘仁轨辞相,朝堂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当李治再次提出修改田制时,正如刘仁轨预料,反对声小了很多,卢承庆都不吭声了。
这就像打仗一样,前面一场占优势的仗都打输了,士气低落,面对另一场不占优的仗,干脆放弃交锋。
很多朝臣纷纷献策,提出将均田制过渡到租田制的具体措施。
李治见此,倒并未立刻拍案做决定,只说事关重大,让群臣再好好琢磨一下改制方案,随即宣布散朝。
他这么做是希望卢承庆、杜正伦等户部官员,也能参与其中,集思广益,提出改制方法。
如此一来,他们以后负责改制的具体事宜时,积极性也会更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