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8章 武后的谋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48章 武后的谋划 (第2/3页)

可以放下。

    武媚娘忽然道:“陛下,您是否准备派人与那帮大食人谈判了?”

    李治点点头,道:“不错,谈一下,了解双方诉求,总是好的,希望能谈的拢吧。”

    该说不说,蝴蝶效应这种事,还真的存在。

    因他阻止了吐蕃吞并吐谷浑,导致吐蕃向大食国臣服。

    李治琢磨着,吐蕃人是怕自己收拾完贺鲁后,出兵攻打他们,才伏低做小,引诱大食国跟唐朝开战。

    还有西突厥,西迁的五咄陆部,竟也投靠了大食国。

    原本大食国在这个时间段,并未把目光放在东方。

    结果因为这俩货的臣服,生生把大食使节团引来了。

    按照正史,大唐与大食国的第一次冲突,是在约一百年之后的怛罗斯。

    结果竟提前发生了。

    大食国这次是有备而来。

    他们如今的界域,已抵达了原来的波斯国边境,而大唐的边境,也扩张到碎叶城。

    两国正中间,有十三个西域国家,其中有九个,是大唐属国。

    大食国在吐蕃人和突厥人帮助下,对东方情况有了一定了解,想从这十三国中,分一部分过去,当做两国缓冲地带。

    大食国胃口很大,一口气想要七个国家的宗主权。

    李治自然不会同意,故而根本不见大食人,只准备派几个官员,跟他们谈一谈。

    谈的拢就谈,谈不拢也无所谓。

    两国距离太远,以目前的军队作战能力,都威胁不到对方。

    李治之所以还愿意跟他们谈,主要是为了发展商路,以免刚刚恢复的丝绸之路,又重新关闭。

    商业是双向的。

    他相信大食人也需要大唐的货物,不存在谁求谁,该强硬就得强硬,不必跟他们客气。

    武媚娘见李治态度,便知他并未因此事忧心,不再谈这个话题。

    到了晚上,李治去了承香殿。

    张多海伺候武媚娘睡下后,悄悄出了皇宫,来到长秋台据点。

    他在屋中召集义子张荃和几名内常侍,将他们嘉奖一番,还自掏腰包,每人赏赐了一块银铤。

    张荃微微一惊,道:“义父,这是您的私房钱吧,我们可不能收?”

    张多海摆了摆手,道:“你们这次在抓吐蕃细作上,劳苦功高,不仅皇后殿下满意,连圣人也夸赞了一番。”

    “你们都是了解我脾气的,我不是王伏胜那种吝啬之辈,只要你们以后事办的好,别说赏钱,给你们赏一座宅子,那也不无可能!”

    众人齐齐跪拜在地。

    “我等定竭尽全力,为少监效力!”

    张多海微笑道:“不是为我效力,是为皇后殿下和圣人效力!”

    众人退下之后,张多海正要返回皇宫,张荃忽然拉住他。

    “义父,有件事孩儿正在调查,虽还没完全确认,不过还是觉得,应该和您说一下。”

    张多海道:“何事?”

    张荃道:“最近有密探从一个老宫人口中,打听到一个消息,说圣人身边的那名小内侍,身份不大简单。”

    张多海心中一跳,道:“小吉?”

    “是的。”

    张多海急问:“身份怎么不简单?”

    张荃道:“那老宫人当年伺候过燕德妃,听她说,永徽四年,燕德妃悄悄派人将一名小内侍送入宫中,此事极为隐秘,参与此事的几名宫人,后来都因各种各样原因,离开皇宫。她也是听一名宫人离开前,提到此事。”

    “永徽四年,燕德妃。”张多海喃喃重复一遍后,问道:“那小内侍就是小吉?”

    张荃道:“是的,只是还查不出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