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一章 被遗忘的嫔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九十一章 被遗忘的嫔妃 (第1/3页)

    李治迈着轻快的步伐,从偏殿进入甘露殿。

    “臣等拜见陛下!”高有道五人齐齐叩首下拜。

    李治走到龙案后坐下,抬手道:“诸卿不必多礼,都起来吧,朕找你们过来,是有一件事希望你们帮忙。”

    几人纷纷起身,他们都很少见到皇帝,与那些大臣们不同,显得紧张而局促。

    杜易简最为紧张,双腿微微颤抖着。

    李治缓缓道:“朕近来身体不适,相信你们也都听说了。朕需要调养一阵,所以这些奏章诰书,要找人帮朕分担处理。”

    众人齐声道:“臣等定当竭尽全力,替陛下分忧!”

    李治摆手道:“都坐下说话,现在朕给你们分派任务。”

    几人谢了恩后,各自走到案后落座。

    李治缓缓道:“你们分为两组,高卿、卢卿、杜卿为一组,元卿、郭卿为一组,每份奏章,交叉阅览,一致通过,便直接送到正殿,朕自会盖章。”

    “倘若有一方认为有问题,也送到正殿来,朕自会决断。另外,官员人事迁调的奏章,也全部挑选出来,送到正殿。”

    五人听皇帝说完,也全都明白了。

    他们就相当于皇帝的校验官,将奏章中那些值得商榷的部分,甄选出来,交给皇帝裁决。

    至于没有问题的部分,直接通过,帮皇帝节省大量的时间。

    这无疑让五人都松了一口气。

    对于他们这些入仕途不久的小年轻来说,倘若皇帝真让他们裁决机要,他们反会觉得惶恐。

    厚厚的奏章很快一分为五,摆在五人桌案上。

    杜易简三人用红笔,元万顷两人用黑笔,只要认为奏章内容无有问题,便可打勾。

    打了双勾的奏章分为一类,没有双勾的另分一类,都会送到李治的正殿内。

    杜易简拿起一份奏章,摊开一看,呼吸突然急促了几分。

    原来这是襄州刺史上奏的一份奏章,说襄阳县附近,有邪教组织“阁皂会”,近来不断壮大,请旨朝廷征剿“阁皂会”。

    杜易简就是襄阳人,永徽三年,他科举失败,心灰意冷返回襄阳,险些就被“阁皂会”的人抓到山上当军师了。

    永徽四年,“阁皂会”跟随陈硕真造反,陈硕真被剿灭后,“阁皂会”也销声匿迹。

    想不到几年后,竟又有东山再起之势。

    杜易简深吸一口气,在奏章上打了一个红色的小勾。

    五人都默默批复着奏章,李治在每个人身边观察了片刻,便迈步离开了右偏殿,朝禁苑而去。

    禁苑北面,渭河以东,永泰门以南,原本是一座寺庙,如今却改成了一座卫署。

    这座卫署,便是内领卫的新官署。

    王及善被任命为内领卫中郎将时,便向李治申请一处地方,当做卫署。

    李治当时还觉得惊奇,薛仁贵组建内领卫这么久,竟连个卫署都没建立,可以称得上失职。

    只能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薛仁贵这种人也许擅长战场厮杀,却并不适合干这些细致些的差事。

    李治如今要放权,自然要做好情报工作。

    昨夜之事,让他对王及善信任大增,这才决定去内领卫署瞧瞧。

    内领卫卫署虽然没有挂牌匾,戒备却格外的森严。

    李治刚一靠近,便被内领卫的人发现,在李治噤声示意下,这些人并不敢做声。

    李治穿过大门和庭院,很快来到卫署外堂,沿途内领卫瞧见他后,纷纷单膝跪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李治很快来到外堂门外,正要进屋时,忽听里面传来一道训斥声。

    “我把你们从金吾卫、千牛卫调过来,是为了什么?让你们在这里混日子?内领卫不是千牛卫,谁想混日子,就给我滚回去!”

    正是王及善的声音。

    “可是将军,内领卫干的事多,待遇却并不比千牛卫好,兄弟们干着都没劲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