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长孙无忌入宫 (第2/3页)
天门,正要穿过大门时,长孙冲从后面追了过来,用伞撑在他头顶,大喊道:“父亲,您这是做什么,快跟我回去吧!”
长孙无忌看都不看他一眼,继续前行。
一众守门的监门卫,瞧见这般怪异的景象,验过鱼符后,也都偏开头去,不敢多看一眼。
穿过城门后,长孙冲见周围无人,急忙道:“父亲,就算崔文翰开口,事情也没有恶化到如此地步,您何苦如此呢?”
长孙无忌终于停住脚步,摇头道:“你啊,为什么还是看不清形势。”
长孙冲道:“崔文翰泄露考题,也不过处死罢了,我们只是指使他修改通榜,凭您对永徽律的熟悉……”
长孙无忌打断道:“冲儿,你回去吧,明天就上奏,请求外放刺史。”
长孙冲咬了咬牙,横身挡在长孙无忌跟前。
“父亲,我不明白,您为何忽然变得这么软弱了?”
长孙无忌凝视了他半晌,缓缓道:“你还记得,永徽四年,李恪是怎么死的吗?”
长孙冲吃了一惊,四顾看了一眼,低声道:“不是您利用房遗爱之案,将他扳倒了吗?”
长孙无忌道:“不对。”
长孙冲怔了怔,又道:“是因为您抓住了房遗爱的心思,引诱他诬告李恪?”
长孙无忌还是摇头。
长孙冲道:“那儿子就想不透了。”
长孙无忌冷冷道:“很简单,因为我对他起了杀心,恰好我又有了杀他的借口。”
长孙冲愣道:“您为何突然说这个?”
长孙无忌淡淡道:“你们想杀崔文翰灭口,已让圣人对老夫起了杀心。如今崔文翰开口,圣人也有了杀老夫的借口。”
长孙冲变色道:“咱们只是让崔文翰改通榜,仅凭这点罪名……”
长孙无忌冷冷道:“李恪谋反了吗?”
长孙冲浑身一颤。
李恪无罪尚且被杀。皇帝要想杀人,根本不必依赖律法,直接利用崔文翰之案,便可轻易将罪名都安在长孙无忌头上。
长孙冲不肯死心,道:“您怎么知道圣人对您起了杀心?”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道:“因为圣人给了狄仁杰便宜行事之权,狄仁杰就是他用来杀老夫的刀!”
长孙冲呆愣半晌,终于跪在地上,泣声道:“父亲,是我害了您。”
长孙无忌平静道:“记得我刚才说的话吗,回去后,立刻请求外放。”
“那您呢?”
长孙无忌没有回答,继续朝着皇宫走去。
他现在要走的这步棋,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招,他没有把握,也就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长孙无忌并未去甘露殿,而是拐入左延明门,一路来到东宫,丽正殿,跪在大殿之外,任凭风雨吹打。
消息传到甘露殿时,李治正在看狄仁杰上呈的崔文翰口供。
这份口供足以证明,是长孙无忌在操纵科举。
李治正琢磨着该怎么处置长孙无忌时,王伏胜便将消息传了过来。
“你说他跪在丽正殿外?”李治吃惊道。
王伏胜道:“回大家,他没有撑伞,浑身都淋透了。”
李治微微动容,站起身朝狄仁杰道:“狄卿,你在这等朕一会。”离开甘露殿,朝丽正殿而去。
随着靠近东宫,李治脑海中关于东宫的记忆,慢慢浮上心头。
当时唐高宗还是太子时,长孙无忌经常来丽正殿看他,并且教导他储君之道。
长孙无忌的教导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忠孝”。
忠于君王,孝于父亲,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不主动和任何大臣来往,不做唐太宗交代之外的任何事。
李治正是凭着他的教导,在储君之位上,越坐越稳,最终顺利继承皇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