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 宰相议事(求首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六十六章 宰相议事(求首订) (第2/3页)

“小侄出发前,父母卖了马匹,盘缠倒不缺,只是听说堂叔已拜宰相,想借您之名,将行卷给主考官瞧一瞧。”

    李义府接过行卷,笑道:“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你放心,我会亲自拿去给主考官崔文翰。”

    当李云向李义府送上行卷时,京城中的其他考生,也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为登上“通榜”。

    高有道回寺庙后,刮了胡须,重新束发,找上杜易简,希望他帮自己干谒权贵。

    杜易简见好友振作,自不会拒绝,带他来到王府,拜见王福畤。

    王府家丁带着二人进府后,一路朝后院而行。

    来到一个岔口时,高有道忽觉奇怪,只见岔口向西方向,隔出一条栅栏,门口守着许多豪奴。

    高有道向杜易简低声询问,道:“里面是什么人,竟看守如此严密?”

    杜易简面容一正,声音压成一线。

    “里面住的应该是那位被废的王皇后。”

    高有道心中一凛,点了点头。

    不久,两人来到后堂,拜见王福畤。

    王福畤身边还有三名童子,大的十一二岁,小的只有六岁。

    王福畤将两人请入后堂,先叙了一阵闲话,随即排宴招待。

    宴席上,杜易简活跃气氛,再加上高有道才学极佳,王福畤心情大好,不停向高有道劝酒。

    酒过三巡,王福畤让三个儿子作诗,三个小童果然都作了一首。

    高有道听完后,暗暗惊奇。

    王福畤的小儿子王勃,虽不过六岁,作出的诗词,比一些成年人还好,竟是一个天生神童!

    “小小年纪便能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真乃王氏三珠树也。”高有道由衷称赞。

    王福畤哈哈一笑,道:“高兄过誉了,小孩子胡乱吟几句罢了。”

    宴后,王福畤向高有道讨要行卷,看完后,惊叹连连。

    “高兄之才,令人佩服,我一定将此卷,亲自拿去给崔文翰。”

    科举考试于二月十二开始,持续到二月十四,共考三天。

    通榜则在二月初九揭晓。

    按照规矩,应是正午时分挂榜,结果一大清早,便有无数书生,涌到吏部别院。

    然而,主考官崔文翰此刻却并不在别院,而是在长孙无忌的赵国公府。

    “卑职崔文翰,拜见长孙太尉、韩相、来相。”

    国公府书房中,崔文翰躬身行礼。

    长孙无忌坐在椅子上,抬手道:“崔郎中不必多礼,圣人钦点你为主考官,想必你也很忙碌,贸然叫你来,可别见怪。”

    崔文翰道:“下官不敢。”

    长孙无忌缓缓道:“通榜已经出来了吧。”

    崔文翰道:“下官已经列好,您要加什么人,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