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2章 转攻为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392章 转攻为守 (第3/3页)

  “军使慢走。”李承勋目送朱邪赤心离去,随后便见李执义走入帐内,朝他作揖道:

    “阿耶,这沙陀精骑又有什么能耐?值得阿耶这般对待?”

    “若王式不扣留本镇精骑,以本镇精骑的实力,足以击退刘继隆所部。”

    面对李执义的这番话,李承勋倒也没有反驳,只是摇头道:“死沙陀人,总比死自己人要好。”

    “反正是朝廷出钱粮,你我何必担心?”

    “眼下最应该担心的,应该是刘继隆何时挥师南下。”

    “你须得紧盯北岸的叛军塘骑,时刻警惕。”

    “某晓得!”李执义作揖应下,随后退出了牙帐。

    在这对父子商议的同时,返回自己牙帐的朱邪赤心也见到了朱邪翼圣。

    他将李承勋的拉拢和他准备调兵南下的事情说了出来,朱邪翼圣听后颔首:

    “阿耶,我今早仔细看过这天雄军的营盘,比之周宝麾下还不如。”

    “官军若都是这种水平,那朝廷定然讨平不了陇右。”

    “我部可趁此机会,借助朝廷来囤积甲胄,待到战事告休,返回代北时,说不定能得到大同军防御使的官职。”

    “若能占据大同之地,再引鞑靼助力,说不定能在此乱世占据一席之地。”

    朱邪翼圣说这番话时,眼眸闪烁不一样的光彩,而朱邪赤心与他想法不谋而合。

    沙陀人一直在迁徙,他们自然渴望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若是能占据大同,那不论是西取振武、东进义武、南下河东……都是极好的选择。

    京西北的兵马素质,与代北及河北地的藩镇兵马相比,着实差了些。

    不过对于陇右,昨日刚刚惨败的他们还是有些发怵。

    父子二人对视间,萧关丢失的消息也通过快马送往了秦州前线。

    王式得知消息时,已经是朱邪赤心丢失萧关的第五天,而当他得知萧关丢失后,他也不得不重新调整起了思路。

    帐外的攻城喊杀声还在继续,前线兵马已经不足四万五千,即便加上留守伏羌、上邽的兵马,也不过堪堪六万。

    一个半月的时间,八万三千大军,阵没于阵上的兵卒便不下一万八千,而官军死伤虽不少,但其身后有源源不断的民夫及新卒来稳住关隘,这让王式身心俱疲。

    加之萧关丢失,而李承勋派人送来的军碟中,又说刘继隆驻兵不前,这不免让王式情绪变得焦虑。

    思前想后,他思考自己若是刘继隆,眼下又该如何动兵。

    他觉得自己若是刘继隆,那必然要南下攻取平高,夺下石门关及木盘关,然后再调兵围攻秦州。

    这么一想,王式这才发现自己这支兵马,似乎已经陷入了不妙的境地中。

    他脸色阴晴不定,最后还是决定下达军令,留兵五千驻守夺得的关隘,余下兵马撤回武山县,另外再从民夫中募兵一万操训。

    随着前线鸣金收兵,撤军的消息传至三军,在此鏖战一个半月的诸镇官兵都不免松了口气。

    紧接着,三军休整两日,随后撤往武山县的消息,更是让脑子紧绷的三军将士终于得到了放松。

    他们终于不用再面对那难以攻陷的关隘了,即便只是暂时撤回武山县,也比每日睁开眼睛就得担心自己死在攻城路上来得强。

    “阿耶,怎么撤军了?”

    三日前,刚刚从故道石堡率军撤回的王涉在得知撒军的军令后,立即策马来到了前线,质问王式原因。

    面对王涉的质问,王式将目光挪到了桌案地图上的成纪、陇城身上。

    “刘继隆在萧关驻兵多日不前,这不是他这一个多月来所展示的手段。”

    “我若是他,眼下如果不出兵拿下平高,便必然要出兵进攻成纪、陇城,随后向南夺取秦州余下五县。”

    “为了防备刘继隆切断我军退路,我军必须先撤回武山,视局势变化再撤往上邽,保住秦岭城至安戎关要道才行。”

    王式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王涉听后不甘:“蹉跎一个半月,死伤近两万人,如今只夺得一处关隘。”

    “至尊若是知道,恐怕会在入冬之后换将,到时候您与我……”

    王涉没有继续说下去,可王式清楚他想说什么。

    他叹了口气,无奈道:“技不如人,本该如此……”

    王式很无奈,他已经极力重视刘继隆了,可刘继隆和陇右军的表现还是超过了他的预估。

    这一个半月以来,他亲自感受到了陇右军团、旅、队、伙的执行和战力。

    他能夺得第一座关隘,主要还是因为陇右镇、军二级指挥失误太多所致。

    然而半个多月前,经过辛谠的建议,高进达调整了战术,给予了“团旅队伙”更大的自主性,使得军中中下层武官及兵员得到了极大发挥。

    王式已经感觉到,这陇西第二重关隘,对于官军而言,已经成为天堑。

    与其继续在此消磨兵卒性命,倒不如吸引陇右军来进攻自己,转攻为守来消磨陇右兵力,比拼双方后勤实力。

    不过现在至尊是否还能给他这个机会,他便不得而知了。

    正因如此,他在劝离王涉后,提笔写下了自己对此战的见解与接下来的战术布置。

    不管至尊是否会换将,有这份奏表在手,至尊应该能做出更为正确的决定。

    “来人,派快马将此奏表送往长安。”

    吹干墨迹,王式召来将领,亲手将奏表递给了他。

    不多时,军门便驰出了一队快马往长安而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