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0章 陇右黄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90章 陇右黄巢 (第2/3页)

”徐商难得反驳了路岩的表态。

    众人目光聚集在他身上,徐商忍不住道:“即便萧关丢失,可左右兵马皆在,刘继隆若是孤军南下,官军可顺势切断其退路。”

    “昔年突厥南下,太宗之所以能逼其退兵,便是决于突厥孤军深入,而我官军可随时切断其退路。”

    “再者、陇右以马军见长,而南下路上又有泾水阻碍,想要渡河,并非那么容易。”

    “臣以为,前线之事,尽可交由王少保决断,朝廷不必干涉。”

    对于刘继隆包围萧关,徐商确实感觉到了压力,但他并不觉得刘继隆能闯入关中。

    这些年大唐对陇山及泾原地区的城池、关隘修筑可是下了本钱的。

    尤其是在高骈执掌秦陇二州期间,陇州境内的几座关隘可都是夯土包砖而筑,刘继隆想要走泾原攻入关中,并不容易。

    至少在必经之地的陇州地界,刘继隆就得吃吃苦头。

    若是绕道进入邠宁镇,确实可以绕开那几座坚固的关隘,但关中北部被黄土沟壑分裂,只能沿着河谷官道南下。

    这些河谷狭窄、绵长,只要有所准备,完全可以将刘继隆的马军限制此处。

    正因如此,徐商才没有担心刘继隆能孤军攻入长安。

    群臣听了他的话,原本略微焦虑的情绪也稍稍得到安抚,李漼更是略微依赖道:

    “那依照徐相所见,朝廷就不管不顾,只等前线军情便可?”

    “回陛下、自然不是。”徐商恭敬作揖道:

    “如今官军死伤甚多,以诸官军奏表来看,我军阵没近三万,而叛军阵没亦在两万左右。”

    “虽说朝廷从关东急调二万兵马,但若是在此期间,官军再度受挫,那朝廷无可用之兵,京畿之地必然危急。”

    “臣以为,眼下当召禁军操训,若有不足者,及时裁汰补充……”

    徐商自然是不敢明目张胆说神策军吃空饷虚额的事情,所以泛指了整个禁军体系。

    毕竟禁军除了神策军外,还包括了神武军、龙武、神威等军。

    这些军中同样封在着吃空饷、喝兵血的事情,而朝廷如今需要一支能够守卫京畿的力量,徐商便顺势提了出来。

    在他看来,北司诸宦大部分都在关中购置别墅、宅院及田地,即便不为皇帝、为了自己,他们也应该训练一支兵马来保护自己的财产。

    只是他没想到,他的这番话却让北司的齐元简、西门季玄等人多想了起来。

    当李漼将目光看向他们时,他们在揣测徐商与皇帝到底是为了保卫京畿,还是为了借机削弱他们。

    昔年神策军虚额十三万,后来北司步步退让,如今仅虚额六万,且直属北司的兵马也因为讨击陇右,朔方被占等事情,先后阵没了七千多战兵。

    如今北司在长安能控制的战兵,仅有不足八千人,西线倒是还有一万七千多人,但他们遭遇事情的时候,杨玄冀两人却无法带兵出现在他们面前。

    想到这里,他们不免咬牙,西门季玄首先表态道:“右神策军自会操训一万兵马于西郊。”

    他没办法不表态,右神策军本来就只有七千多兵马,虽说扩军后达到了两万兵马,但是被杨公庆带走了一万,又被周宝坑害死了五千人于朔方。

    如今右神策军可动用的兵卒,仅五千左右,不得不扩军。

    西门季玄可没有忘记,马公儒这群人是怎么死的,他必须让右神策军和左神策军实力相当才行。

    眼见西门季玄表态,杨玄阶也知道不表态不行,当即说道:“左神策军可在东郊练兵一万。”

    在京神策军仅一万兵马,分属左右神策军,如今两方各自开口练兵一万,算是各自扩军五千。

    虽然兵马不多,但也足够拱卫京畿了。

    至于神武、龙武等禁军兵马,他们是不会准许这些兵马操训扩军的,这些兵马最好就是继续混吃等死下去,不然神策军拿什么控制他们?

    徐商也看出了他们的想法,但徐商没有多说什么。

    只要长安有一支可调遣的兵力,那关中便能安稳些,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其他的事情他管不着。

    众人的表情被李漼尽收眼底,李漼颔首表示十分满意,而这时路岩继续作揖道:

    “陛下,臣以为可继续拉拢黠戛斯,请黠戛斯出兵凉州,牵制陇右。”

    路岩的话令众人皱眉,毕竟朝廷在战前就已经贿赂了黠戛斯和多康吐蕃。

    结果是黠戛斯和多康吐蕃都没有出兵骚扰陇右,不然陇右也不会有这么多兵力布置在前线。

    “陛下,黠戛斯所求,无非就是出兵进驻西域罢了。”

    “眼下朝廷鞭长莫及,暂时忍受黠戛斯染指西域,未尝不可。”

    “除此之外,朝廷可准许黠戛斯劫掠陇右、朔方等处,以钱帛、工匠归黠戛斯,人口归朝廷为约。”

    路岩的话,令在场的齐元简等人纷纷动容。

    朝廷要的只是陇右这块土地和人口,钱帛什么的并不在意。

    如果能得到陇右的土地和人口,那陇右每年都能向关中运输上百万石粮食,这可比陇右之中的钱帛香料更为吸引人。

    “此话虽好,但黠戛斯未必同意。”

    李漼虽然不知道黠戛斯为什么收了朝廷东西,却不对陇右出兵,但他也猜的出来,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