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背后影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章背后影子 (第2/3页)

文学界对一本小说评定的要求和标准是什么。但从《龙吟》这本小说的写作技巧和文笔来看,杜昂似到了脱胎换骨的地步。″

    “我在网上搜索过杜昂写的作品,就有这本获文学大奖的《龙吟》。但也看到网上当时有不少人质疑过,这本小说不是出于杜昂之手,怀疑是背后有人代他创作的。对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呢?″

    “接到这本书稿后,我也感觉十分意外,也曾经对杜昂能否写出这样高质量的作品持怀疑态度。可他坚称,这部作品的创作人就是他,既然他说得这样肯定,我也没辄了。

    我也写小说,有过很深的体会,灵感这东西很奇妙,实在不好说。就算著名作家,终其一生,也写不出几本有质量和影响力的好作品。杜昂作品质量前后相差有点大,也许和他背后有高人指点分不开。″

    “那有没有杜昂利用了手中的资源和人脉,使自己的作品能获大奖的情况?″

    “这我实在不好说。作家圈中确实有暗箱操作的现象。不过,获奖作品是在小说发表四年后的事,经自荐和推荐才能参与评选。

    大赛也有相应的评选标准,参与评比的都是文学界的精英。要是作品没有影响力,不能获得大多数参评专家的认可,想要获得大奖也是不行的。″

    “从你对杜昂获大奖的这本《龙吟》作品来看,是比他前期的小说有了质量上的突破?″

    李斌考虑了一下,点点头,“从《龙吟》这本小说的成功获得大奖,确实是杜昂写作生涯的分水岭。实话实说,他以前虽然也获得过新人奖,但也让读者挑出了一些毛病,说他的逻辑和理念表达得不是很清楚。″

    黄确若有所思地说道:“所以,你就是从杜昂前后作品的细微区别中,怀疑过他的一些小说不是他写的,对吧?″

    “对。如果是读过几本杜昂写的小说,尽管不会分辨其中的细微部分。从故事的情节结构和叙事文笔上,也会发觉有差别。所以,我才认为《龙吟》是他至今为止最好的一本长篇小说。″

    “杜昂写这本书之前,有没有向你讲过小说创作思路呢?“

    “那是当然。″李斌的眼睛发亮,颇为自豪地说道,“许多作家有意向写某部小说时,也会先征询一下我的看法。我都会先听听故事的结构和结尾的内容,看看能不能吸引读者,预估一下出书后有没有市场购买力,再提出自己的看法。″

    “当时写这本书时,是杜昂主动找你的,是这样吧?″

    “是啊,他基本上把大纲都写好了,然后把故事情节对我说出。我也只是听他讲故事,等他说完了,我再提出看法和意见。″

    “那本小说的书名、建构和内容都是杜昂的独立创意吧?″

    “这些我不会去多管。也是应该由他去考虑的。″李斌模棱两可地随口应道。

    “既然你也有过怀疑,那你有没有想过,是不是杜昂背后的那个人帮他出的大纲,并听杜昂转达了你的意见,才完善了整本小说的创作呢?″

    “我没想到这个。不过也不意外,有好大纲也未必写得出好作品来。就像有的著名画家,创意难道就一定是出于他们自己?可能连画都是別人代画的,他只是签了个名。″

    “要是在杜昂家里,没有发现小说原稿,却在另外一个作家那里找到了,怎么才能判定小说是谁写的呢?″

    “你转来转去,还是怀疑杜昂的一些作品是他背后的那个人写的。″李斌一语道破了黄确的意思,接着说道,“虽然说我也曾经有过怀疑,可这已经不是我应该管的事了。″

    “如果杜昂和这个人订了协议,帮他写小说,然后以杜昂的名义发表,并且获得了大奖,有没有这种可能?″黄确还是追着问道。

    “我只能说,如果杜昂的确是这样做,也不见得有什么出格。问题是,既然这个人有这样高的水平,为什么甘愿当他的影子作家,而不是堂而皇之地参与作品大赛评比,获得本该属于自己的名誉?″

    “如果这个人虽有小说创作的天赋,但既无资源,又无人脉,只好靠这样的合作,以便知道自己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了什么样的层次,应该有这样的人吧?″

    “这我就不好说了。站在出版社的角度,不管这本小说是怎么写出来的,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了。出版社也要赢利。只要他不是剽窃他人的作品,我们也只能相信杜昂。″

    “一个作家拿别人的作品,用自己的写作习惯、表现手法稍作模仿改写,然后让你来读,能分辨得出是谁的作品吗?″

    “这事有点复杂,也一言难尽。有的作家是模仿別人的创意,或者是故事的某一部分,然后揉合了多本书的情节,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写出来的作品,老实说,我分辨不出来,也很难说这作品是不是出自于他的手。

    再说,从有小说开始,绝大部分故事的情节和场景都有前人写过。单凭某个故事相似,就断言这个作家是抄袭,这既说不通,也是不负责仼的。″

    “那依你看,杜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