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暴雨之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十七章暴雨之夜 (第2/3页)

开不能忍受的话,应该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对薄亦产生这样的怨恨,让他下了惩罚薄亦的决心。

    如果陈景开真的想杀薄亦,在药物的选择上,完全可以采用毒性更大的化学物,并且可以在某个远离游泳馆的地点下毒,让薄亦在不知不觉中瞬间死去。

    可陈景开却选择了能让薄亦感觉痛苦,却不容易马上死去的两种普通的药物。而且是在他工作的游泳馆,如果薄亦不是恰好在泳池边,倒地后被人发现应该可以及时抢救过来。

    他在游泳馆这样做,那不就等于告诉警方,凶手就在他熟悉的这几个人中?如果陈景开确实是因为薄亦的某个目前未知的理由,想惩戒他一下,这理由又是什么呢?

    黄确在头脑中将案发当天监控中拍下的画面逐一过滤了一遍。佐嘉熙那天没有到过游泳馆,监控也就没有拍下她的身影。正因为是这样,她第一个被排除在嫌疑人之外。

    监控中拍下进去过教练休息区的两个人,薄亦是最早进入过休息区那里的,应该是看到桌上没有胃药,在打开苏打水瓶盖,喝了几口水润喉,很快就出去了。

    除了薄亦之外,进入过里面的就只有戴菲。从监控视频拍下她进入休息区的时间推断,应该是她把纸袋里的东西放进那里后,稍坐了几分钟就出去了。

    薄亦从休息区出来后,陈景开离开高凳走向卫生间。可由于监控的拍照的角度有限,无法判定他当时就是由绿植间的那条小路进入了休息区,也没有办法确定,他在薄亦打开的苏打水里加入了降压药。

    在薄亦看到戴菲从教练休息区出来不久,他第二次走进了里面,这次在那里待的时间稍长,可以想得到,薄亦就是在这段时间,用加了降压药的苏打水服用了胃复安胶囊。

    正是在薄亦从里面走出来,回到游泳池的那几分钟后,陈景开再次从高凳上下来,走向了卫生间。并在约五分多钟后发现薄亦落水,他才从卫生间绕路过来参与抢救。

    从教练休息区留下的指纹和鞋印可以知道,那天进入过休息区的除了这三个人外,再也没有人进去过。薄亦却是因为在那里吃了两种不能同时服用的药物,而落水溺死的。怀疑的重点,就落在戴菲和陈景开两人的身上。

    通过这几天的调查询问,却不得不面对没有证据的事实。据戴菲说,她在进入休息区放下东西后,只在里面稍等了几分钟,看到的是那瓶苏打水的盖子已经松开过。

    戴菲这样说,也可以解释得通。当薄亦第二次进来时,那瓶苏打水如果不是他打开喝过的,根本就不可能再饮用,也可以另换一瓶水。那就说明降压药是在薄亦打开并喝过水后加入的。

    使黄确感到蹊跷的是,薄亦喝苏打水的那个塑料瓶却始终没有找到。这么重要的证据缺失,实在无法凭推测就断定是戴菲或者陈景开,在薄亦的苏打水中加入了降血压药。

    戴菲拿着纸袋进入休息区,把袋里的苏打水放入桌下的纸箱里,这时她看到桌上的苏打水瓶已经打开也是可能的。至于她在那里的几分钟,也可以解释为是因为劳累稍微休息了一下。

    分析了平时戴菲与薄亦之间曾有密切交往的多种因素,和送药几个月来都没有发生过意外,他才在今晚向陈一波和古一明说出,为什么应该排除戴菲作案的结论。

    将戴菲排除在外后,使黄确怀疑的就只有陈景开。很显然,从监控视频中知道,他曾在这个时间段里两次去过卫生间,完全可以通过那条绿植遮挡的小路进入休息区。

    第一次进入时,他可能就在打开瓶盖的苏打水中加入了降压药,然后再按原路回到高凳上。第二次看到薄亦出来后,他已经猜到薄亦服了药。进入休息区就是把薄亦喝过降压药的那个塑料瓶藏匿起来。

    分析结果得出,他是最有可能在薄亦的水里加入降压药的。可在面对黄确的询问时,陈景开并没有慌乱,并用一句证据在哪里的反问,使黄确瞬时陷入了尴尬。

    不得不承认,逻辑推理上尽管怎样严密,怎么说也只是经验和理论上的,没有确凿的证据,推测的过程就根本站不住脚。就算陈景开确实是这样做了,拿不出证据,也无法让陈景开当时就能认罪。

    想到这里时,黄确不由得摇头苦笑起来。陈景开之所以这样做,是知道泳池两头安装的监控角度有限,拍不到教练休息区里面的真实情况的。

    就是从监控中看到他在薄亦落水死亡那段时间他有过两次离开高凳,至于是不是通过卫生间旁边的那条小路绕到休息区,在里面干了些什么,只要找不到那只塑料瓶,警方还是奈何不了他。

    当警方到达现场,经过张中林法医对尸体初步检查,认定薄亦是中毒身亡。痕迹检验组的夏晓兰他们对游泳馆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