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四十三章:一死一伤的蒙家兄弟,历史改变,诸将之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两百四十三章:一死一伤的蒙家兄弟,历史改变,诸将之心 (第2/3页)

蒙骜率先找上的就是除蒙家以外的显赫二王。

    老将先带着卫卒冲撞王龁的王家。

    大门破时,王家已由王龁领导,做好了迎战准备。

    蒙骜咧嘴一笑,他就知道这群老鸟没一个睡得着。

    都是尸山血海爬出来的,就他母的睡成死猪,听到响箭声也得弹起来。

    一个个都在家里装死等着尘埃落定,那可不行。

    “老鸟也要去勤王乎!”蒙骜命令卫卒退下,骑在马上高喊。

    他没有叫王龁去秦王,而是说王龁也要去勤王。

    这样在事后,王龁就是自主勤王而不是被动由蒙骜叫来的。

    这其中差别说来可大可小,全看秦王一心,只是蒙骜才不去赌秦王心性。

    王龁却是未察觉到其中分别,捡起一个板凳便砸在蒙骜身前:

    “你这老鸟自去富贵!拉老夫作甚!忘了武安君乎!”

    王龁、蒙骜,都在长平之战中为武安君白起副将。

    与蒙骜相比,王龁对白起印象更为深刻,用兵之法更为佩服。

    长平之战最初,秦军就是以王龁为主将,对战名满天下的赵国廉颇。

    秦屡进赵屡退,占尽上风,压着廉颇打的王龁却是焦头烂额。

    王龁清楚地明白,廉颇要以纵深拖死自己。得韩国献上党,事先入战场的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挖沟渠,筑工事。

    秦军作为进攻方,真是一步进一步血。

    赵军以工事换秦军性命。

    廉颇一共建三道防线,打破一道的王龁面对剩下两道,心里很是绝望。

    他不止一次派兵散布“听闻廉颇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原来只不过是个只知道逃跑的无胆鸟人”这种话。

    没用。

    廉颇不管。

    名声有鸟用?能打赢仗啊?

    你骂你的,我守我的,看看最后谁是鸟人谁能赢。

    也正是这一仗,让名将廉颇的声名从勇气转为善守。

    这也是后来燕国栗腹掌四十万大军,没想到廉颇敢以八万兵主动进攻的重要原因。

    廉颇不管垃圾话,赵孝成王管。

    长平一战,赵国动用了快有五十万人!

    这五十万人青壮力在打仗,田间就没有人耕种,打仗和种地几乎是一批人。

    仗打了两年半,赵国粮草跟不上,快要被打空了,贵族公子都不玩用饭食撑死乞儿的游戏了。

    赵国不断催促廉颇决战,廉颇回奏。

    【此时决战,就如秦有函谷而不守,再言战者其心可诛!】

    这两年半秦军一直在攻,赵军一直在边守边继续修建防御工事,这两二道防御工事比第一道强了不知多少!

    等第二道防线快破了,廉颇打算加筑第三道防线。

    秦狗仗着函谷关占尽便宜,除了匡章谁都打不进去。我这防线比不了函谷关,看看你们这群秦狗打不打的破。

    王龁一年就打破赵军一道防线,一年半以后还是打破一道防线。

    王龁不敢打。

    打就是死伤惨重。

    用麾下士卒性命换砖石瓦块,王龁可以换,慈不掌兵。

    但这前提是能胜。

    要是不计代价打下第二道防线,别说第三道防线,王龁都不知道到时秦军还能不能和以逸待劳的赵军正面作战。

    秦、赵军队战力大体相当。

    两军对峙这一年多就对峙了。

    赵国贵族和赵王忍不了廉颇了。

    秦狗破一道防线损伤惨重已经弱于我们,为何还不打?

    这要打到什么时候?这不耽误我们享受生活吗?

    时马服君赵奢已死,他们决定派赵奢之子赵括去替换廉颇,赶紧决战!等不起了!

    赵括论战无双,他的父亲赵奢活着的时候也论不过他,赵奢活着的时候名望还要隐隐压廉颇一线。

    临行前赵括说秦国除了白起,其他将我都不放在眼里。

    秦国这边屡次三番要白起出征,白起一直说对面是廉颇我去了没鸟用,我去了也是干呆着,大眼瞪小眼。

    闻赵国换将,秦昭襄王赶紧去告诉白起。

    白起听到赵将是赵括一愣,这谁啊?没听过啊。

    先要来赵括资料研究五天,决定出征。

    主将白起带着副将蒙骜,偷偷来到长平接管军队。原主将王龁交接权力,降为副将的时候没有一点不愿意,万分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